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企业
通路争夺 刺刀见红 看中国重汽如何争锋变数
2023-06-14 来源:中国重汽

尽管2023年被称为中国重卡市场的“恢复期”,但从既有数据来看,全年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虽然自2月起,我国重卡市场已经进入连续同比增长的通道,但5月重卡销量增幅比4月显著缩小,环比大幅下滑16%,业内人士预计6月市场环比将再度下降。此外,国六b在7月1日的正式施行,或将各品牌在终端市场的排位赛拉锯战拖入“决赛”的紧要关头。

如何从存量中抢增量,快人一步争夺重卡市场的增长通路?

中国重汽用行动做回答:敢于“刺刀见红”,刀刃向内,锻造品质铁军。一支由黄河、豪沃、汕德卡组成的三高测试车队,在年后完成累计行程超过15万公里的高寒测试之后,又马不停蹄,接力鏖战平均海报超过4000米的“世界屋脊”,预计本次高原测试总测试里程超过10万公里。承继重汽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坚持“以客户满意为宗旨”,将功夫做到舞台之外,这正是中国重汽一以贯之、务实创新的品牌风格写照。

“刺刀见红”是一股搏击潮头的决心

在战争年代,和敌人刺刀见红,是军人勇气和血性的见证;而在和平年代,以中国重汽为代表的中国重卡制造企业,是面对持续加剧的全球竞争和不断提升的用户需求,专注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产品力的“刺刀见红”。

中国重汽从不满足于实验室内的模拟环境,而是将产品置于用户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场景中。无论是走上极限冰原,还是勇闯世界屋脊,都要反复进行大量的测试,完成全新数据表定,在产品最终交付用户前,用细节的锤炼来成就至臻完美的性能表现。

以柴油车为例,中国重汽全系车辆可搭载潍柴专属定制T系列发动机。该款发动机由中国重汽与潍柴动力一站式协同开发,是全球首款52.28%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平台产品,应用多项定制黑科技,结构件无限寿命,密封件永久可靠,以行业独有的整车、动力链一体化标定,超前切换国六b,低速扭矩更大、高原工况动力损失更小,匹配中国重汽自研第七代S-AMT16变速箱,轻松实现更高可靠、更强动力、更低油耗。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高原测试,一方面确保尾气排放合规,另一方面实现节油,帮助用户更好的创富。”

机会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2021年9月,中国重汽已开始按照国六b法规要求生产、测试并验证相关产品,并且不断升级优化性能,目前全系产品已做好切换国六b的准备。如果说7月1日将全面实施的国六b排放标准,对于不少品牌而言是挑战;那么对于中国重汽而言,却是早已凭借未雨绸缪的心态搏击潮头、引领行业。

“刺刀见红”是一种直面未知的勇气

从格尔木沿109国道,驱车向西南420公里,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五道梁。民间流传着“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的说法。但是每年,中国重汽三高测试团队都会来到五道梁,停留一晚、稍作整备后,翻过唐古拉山北麓去到拉萨。

“格尔木的海拔2800米左右,团队整体都没什么感觉;但是五道梁海拔高、氧气含量低,大部分人都会出现高反,甚至剧烈的高反。”不过,对于中国重汽三高测试而言,这些时有发生的境况更是对团队身心的巨大考验:行进中车轮陷入泥沙、无人区遭遇爆胎,他们只能无助地等待救援;垭口莫测的天气,导致高达20多度的温差,他们需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去完成各项测试;阖家团圆的节假日里,他们带着对家人的思念,依然奋战在条件恶劣的试验一线。

“想家是肯定的,但这是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的测试工作来确保产品达到更好的性能,为中国重汽的用户提供品质更优的产品,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中国重汽三高测试团队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他们会为一个理想的测试数据雀跃欢呼,他们也会为一个突然冒出的难题辗转难眠,每一个测试项目的达成都是在为品质提升做出细节的背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产品是用户体验价值的载体,亦是品牌使命的彰显。万千变数争锋,惟有产品至上,每一次聚光灯下的完美亮相,都是幕后攻坚克难的量变积累。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重汽用“刺刀见红”的果敢与血性,筑就了一道品质长城,这既是其竞争上升通路、勇夺第一的底气所在,更是对行业对用户做出的铿锵承诺和责任彰显。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1960年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同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济南,参观了样车并给予高度评价。朱德委员长为之亲笔题写“黄河”二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黄河”车享誉全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1983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心下,成功引进了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全面引进国外重型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的企业。“斯太尔”一度成为我国重型卡车的代名词。2007年在香港成功实现主板红筹上市,成为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唯一一支在港红筹上市公司,初步搭建起国际化发展的平台。2009年成功实现了与德国曼公司的战略合作,在引进技术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MC/MT系列发动机、MCY系列驱动桥、汕德卡/T7H系列整车等先进重型汽车整车及关键总成技术和产品。2013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汕德卡系列产品正式推向市场,继续引领国内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目前,中国重汽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是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卡为主导,同时涵盖中卡、轻卡、客车、特种车等全系列商用车的产业格局。下属两个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红筹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A股上市公司),权属企业56家。生产基地遍布全国12个城市,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基本覆盖非洲、中东、中南美、中亚及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以及金砖国家和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部分成熟市场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继续保持国内重卡行业外贸出口领先地位,并连续十五年位居国内重卡行业出口首位。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重汽已经成长为我国重卡行业中,具有领头羊地位和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具有明显的技术和市场领先优势,被誉为“全球重卡行业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创新型企业、全国最佳诚信企业、全国首批质量信用管理AA企业等荣誉称号,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企业主要组织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客车和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拥有汕德卡、豪沃、豪瀚、斯太尔、王牌、福泺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是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重卡企业。整车制造企业主要有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商用车公司、特种车公司、济宁商用车公司、轻卡部、成都王牌公司等;发动机有济南动力部和杭州发动机公司;车桥有济南桥箱公司,变速箱有济南变速箱部、大同齿轮公司。中国重汽制造的国际领先、性能优越的MC系列柴油发动机、MT系列燃气发动机,功率覆盖140-560马力;世界级水平的系列化单级减速桥、轮边减速桥以及16.5-22.5英寸盘式制动器;系列化的单/双中间轴带同步器变速器、双中间轴变速器,10、12、16档手自一体AMT变速器等重要总成,构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驱动桥组成的黄金动力产业链。按照统计口径,2019年中国重汽实现整车销售29.62万辆。其中重型汽车19.10万辆,中轻型汽车10.41万辆。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6%;经营利润57.90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今天的中国重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心无旁骛攻主业”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决策部署,以“将中国重汽建设成为最具核心技术竞争力、最具品质竞争力、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全系列商用车研发制造基地,叫响世界一流品牌,成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强企”为己任,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为企业愿景,不忘初心、奋发图强;以改革促进发展,发展带动改革,科学部署,积极开展供给侧改革,努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为国家及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无愧于“国之重器”的光荣称号。
进入品牌专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是我国... 查看全部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