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15点40分,随着直径3.6米的“万龙1号”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缓缓转出。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南沙口岸站-凫洲站110/220KV电力管廊工程顶管全线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全面转入内部结构施工阶段,为顺利实现交付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南沙口岸站-凫洲站110/220KV电力管廊工程是南沙区首条电力管廊工程,也是南沙迄今为止施工的最大断面、最长距离、曲线顶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南沙区电网结构,改善龙穴岛内企业和民众的用电状况,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保证顺利贯通,项目部提前制定施工计划和节点要求,各部门逐项落实,全体参建人员克服作业风险系数高、交叉作业多、资源合理配置与工序配合要求严、疫情防控、台风雨季、工期长等困难。不断掀起施工大干高潮,为顺利完成项目施工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如此亮点多多的管廊工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口岸站-凫洲站110/220KV电力管廊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南部及龙穴岛西北侧,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口岸段、凫洲段,区间全长6638米,管廊外径3.6米。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沿线地基处理、竖井围护结构、顶管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工程、设备房结构及装饰装修、安装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
亮点一:
南沙区首项
南沙区以往的电力隧道均采用浅埋明挖方式施工,口岸站-凫洲站电力隧道是南沙区首项采用顶管法施工的工程。
亮点二:
长距离、大断面、曲线
该电力隧道埋深4.07—13.59米,全长6637.8米,沿环市大道、龙穴大道蜿蜒前进,掘进路径上有数个连续S形转弯,9个掘进区间位于曲线上,最小转弯半径600米,其中连续3个S型转弯通过河涌桥桩,如此大断面、长距离、曲线管廊工程在全国亦不多见。
亮点三:
采用信息化控制系统
针对连续S型小曲率弯道、测量精度、信息管理等多项技术难题,公司开发了先进的自动导向系统,自动导向系统与掘进系统相结合,全自动控制测量,自动分析顶管姿态,通过手机下载App随时可查看掘进参数、掘进姿态控制情况、进度等信息。
亮点四:
穿越“地质博物馆”
南沙位于珠三角冲积平原,地质条件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该工程穿越既有线和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淤泥质土等软土地层,1次上穿广州地铁4号线,1次下穿南沙港高铁,4次下穿珠江口河涌并侧穿龙穴大道河涌桥。
同时该工程3.382公里管廊需穿越龙穴大道塑料排水板加固区,掘进过程中极易缠绕刀盘或堵塞排浆孔,“滞排”停机现象频发,施工难度增大。
相关知识链接
顶管法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在顶管施工中最为流行的有三种平衡理论: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理论。
顶管施工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适应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选用与之适应的顶管施工方式,如何正确地选择顶管机和配套辅助设备,对于顶管施工来说将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