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人物 铁建重工首席专家丨胡斌:创新铸器的“破壁者”
铁建重工首席专家丨胡斌:创新铸器的“破壁者”
2025-08-01 09:16:36 来源:铁建重工      推荐品牌:铁建重工

科技兴邦,人才强企。为建设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梯次衔接的技术专家队伍,培养科技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中国铁建党委经过严格审议,评选出36人为中国铁建“首席专家”“专家"。其中,铁建重工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胡斌获评中国铁建″首席专家″。

炎天暑月,生产火热,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特种轴承生产线,立车旋转,机声隆隆。走在厂房里,从3米至8.6米直径大小各异的主轴承正在加工制造,胡斌牵头并见证车间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胡斌长期深耕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地下工程装备核心零部件领域,主持研制20余种国际先进、6种国际领先装备和2种“卡脖子”零部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开展更多的创新性研究,突破关键性技术难题,解决‘卡脖子’问题。”胡斌说,提升产业链创新与自主可控能力,是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质量高水平的必由之路。

锻造“中国心”

主轴承是盾构机的“心脏”部件,曾被列入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它的服役寿命受可靠性、材料、设计、制造和试验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着尺寸增加而倍增。

“它是盾构机在服役期间唯一不能更换的部件。”胡斌介绍,主轴承需要直面盾构机超重载、大偏载、频变载等极端恶劣工况考验,一构造体成型,一旦损坏,动辄上亿元的盾构机就面临报废的危险,整个工程的成本也将成倍增长。

胡斌(中)检查产品加工质量

“过去国外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卡我们,而且逐年提出涨价比例。”对此,胡斌感触颇深。主轴承的自主研制,必须突破“材料难、设计难、制造难、试验难”四大难点。以超大直径主轴承为例,在直径数米长的滚道内,平面度要小于20微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五分之一,直线度要小于8微米,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加工制造无异于“在头发上刻字,在米粒上雕花”。

为补齐盾构机产业全面自主化的“最后一环”,2019年7月,铁建重工牵头开展研发攻关,胡斌带领研制团队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协同攻关,尝试了上百种材料和工艺,并进行实地实验,对上万组数据进行分析。

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

在攻坚中,胡斌牵头攻克了大直径主轴承设计-制造-验证全链条技术,带领团队构建首套主轴承定制化设计理论体系,首创全球最大直径8.61米盾构机整体式主轴承、全球最大主轴承工况模拟试验台,标志着我国彻底攻克并自主掌握了盾构机主轴承从设计、材料到制造、试验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使国产盾构机有了全系列的“中国心”。

打造“中国脑”

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产业园研发大楼,研发人员采用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正在测试一款最新版本的盾构机控制系统。

盾构机的控制系统由众多CPU模块组成,CPU模块相当于人的大脑,里面布满了各种“神经中枢”,是盾构机的“计算决策指挥中心”,向盾构机各个系统发出指令。

“进口控制系统的价格昂贵,交货周期也比较长。”胡斌介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产盾构机面临控制系统这一“卡脖子”之痛,“如果解决不了控制系统自主化问题,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供应链风险挑战。”

胡斌(左二)与技术人员探讨产品质量改进方案

针对这项“卡脖子”技术,在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铁建重工牵头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胡斌带领团队历经多年攻坚,陆续攻克了盾构机控制系统软硬件、总线、自动导向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突破基于国产处理器适配技术,开发硬件平台、千兆总线,构建首个掘进机芯片级控制算法库,实现硬件-软件-总线全链条国产替代。

目前,采用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等国产软硬件平台的盾构机,已经在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盾构机控制系统实现了从供应链到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淬炼”中国机“

大型养路机械,犹如铁路检修作业的“全科医生”。早年间,胡斌扎根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他牵头研制系列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两千余台。

在遍布华夏大地的铁路正线上,大型养路机械昼伏夜出,单兵作业,捣固作业1公里,相当于23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大修清筛1公里,相当于35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从纯粹的人工作业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胡斌牵头研制的大型养路机械实现由线下到线上、从工务到供电的飞跃,缓解了施工天窗与线路运输的长期矛盾,为铁路高速重载、安全运营提供坚强后盾。

过去,钢钎、铁锹、大头镐,俗称养路工人三件宝。“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正是养路工人的真实写照。”胡斌自豪,依托创新攻关,如今中国铁建大型养路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铁路养路机械研发制造企业。

胡斌召开产品安全质量督导会议

“大型养路机械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线路维修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胡斌自豪地说,我国大型养路机械行业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产业规模应用,创新平台厚实。由胡斌牵头研制的国内外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铁路轨道交通装备滚振试验台,成功完成近50台不同国家、不同轨距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试验验证。

“为高端装备行业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持续领跑世界,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一生的追求。”胡斌言语坚定有力。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是集隧道施工智能装备、高端轨道设备装备的研究、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国家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铁建重工始终瞄准“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坚持“科技创新时空”的理念,充分利用中国铁建长期积累的施工技术与经验,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持续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构筑了以施工技术为先导,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工艺开发、应用研究、工程实验相配套的特色研发体系。  铁建重工始终专注于非标、特种、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从零起步打造了轨道系统、掘进机、隧道装备等三大成熟产业板块,积极布局新型交通装备、高端农机、绿色建材装备、煤矿装备、新型工程材料等多个新兴产业板块。集团坚持只开发能够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且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科技水平必须处于国内行业前三名的原则。集团TBM和大直径盾构机被广泛应用于国内30多个省市的地铁、铁路、煤矿和水利等重点工程;轨道系统位列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非洲、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研制的全电脑凿岩台车、混凝土喷射台车助推中国隧道智能建造。  铁建重工始终坚持在“机制改革、科技创新、党建引领”下足功夫,以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以“党建+”构建核心驱动力。先后获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单位”、“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成功转型的典型企业”,连续摘获“中国专利奖”。荣登“中国轨道交通创新力TOP50企业”、“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5强企业”、“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企业”榜单。先后荣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面向未来,铁建重工全力推进“两型三化九力”发展战略,大力构建“创新型、服务型”企业,坚持走“差异化、智能化、全球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的“九种能力”,围绕客户价值链和产品生命链,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制造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智慧化”。在全球化时代,铁建重工致力于解决世界级地质工程施工难题,打造国之重器,为世界地下施工行业、轨道交通行业贡献中国力量,成为全球领先的地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大规模定制化企业。
进入品牌专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