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塔式起重机5549台,同比增长42.25%。同时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也显示,同期塔式起重机累计出口达2079台,同比增长28.3%,两者共同印证了出口市场的强劲增长。(*协会与海关数据存在统计口径差异)
而据协会数据统计,1-10月共销售塔式起重机4463台,同比下降30.6%;其中,国内销量2384台,同比降幅高达50.4%。这一冷一热之间,折射出中国塔机产业正经历着深度变革。
出口高歌猛进,拉动增长主引擎
据协会统计,10月共销售塔机329台,同比下降6.8%,其中出口销量130台,同比增长14%。除1月和6月外,2025年以来各月出口销量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外需拉动效应。

出口市场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释放;二是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提速,中国塔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在性价比、交付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三是欧美发达国家更新换代需求增加,对中国中高端产品的接受度提高。

海关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塔机出口覆盖121个国家和地区,阿联酋(700台)、土耳其(539台)、哈萨克斯坦(480台)位居前三,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越南、蒙古、沙特阿拉伯、巴西、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均超100台,反映出中国塔机在“一带一路”沿线与新兴市场的高度渗透和集中化趋势。
内需动能不足,深度调整持续
与出口的火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国内市场的“寒冬”。据协会统计,10月塔机国内销量199台,同比下降16.7%,1-10月累计内销同比降幅超50%。进入2025年,塔机内销降幅逐渐收窄,但下行趋势仍未扭转。

究其原因,作为塔机核心应用场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无疑是最大“元凶”。据统计,自2022年起,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逐渐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10.6%,房屋新开工面积锐减23%。进入2025年,尽管政策层面有所松动,但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等关键指标仍未出现明显好转,导致工地塔机开工率不足,难以拉动内需。
租赁市场量价齐跌,行业盈利承压
塔机租赁行业景气指数(TPI)同样反映了市场的艰难处境。2025年10月,塔机台天利用率为57.0%,环比下滑;租赁价格指数为495.02点,环比下降,更比去年同期低了72.78点。利用率和租赁价格的双双走低,表明租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维持设备利用率不得不降价竞争,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地产、基建等传统应用领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新能源基建等新兴应用领域正加速崛起,叠加海外市场展现出的增长潜力,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行业发展。
从租赁数据来看,国内乃至全球最大的塔机租赁商——庞源租赁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企业周签约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下滑,但降幅已经相对平稳。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塔机市场或将进入“止跌筑底”阶段,但行业全面回暖需待2026年。
综合来看,塔机行业预计将继续保持“内需筑底、外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基建政策的落地以及全球制造业的稳步复苏,将为塔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可静待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