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企业
助力中国起重机走向世界!中联重科主导的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2025-11-21 来源:中联重科

近日,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两项起重机领域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两项标准深度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既实现了与全球起重机技术标准的接轨,又以精准适配的技术规范引领了国内行业发展。

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两项起重机国家标准发布

中联重科此次牵头编制的两项国家标准分别是GB/T 45680《起重机 风载荷计算》(ISO 4302:2016,MOD)和GB/T 20863.2《起重机 分级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ISO 4031-2:2020,IDT)。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构建流动式起重机分级“国际标尺”

据介绍,GB/T 20863.2标准采用IDT(等同采用)转化模式全面吸纳ISO 4031-2:2020核心技术内容,将国际公认的流动式起重机分级体系直接引入国内。相较于旧版标准,新标准在分级逻辑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新增分级的原则,明确工作循环和作业任务的起始;二是增加整机使用等级对应的工作循环数和整机工作级别,使分级更加细化,提升了分级的可操作性;三是新增部件和机构的分级,使流动式起重机部件及机构分级有据可依。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产品

新标准通过纳入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完全对齐。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可为国内产品研发、检测验收提供了统一的“国际标尺”,更彻底解决了以往出口产品因标准差异面临的技术壁垒问题,助力中国流动式起重机全面全球化。

修改采用精准适配

打造风载荷计算“中国方案”

中联重科主导制定的另一标准GB/T 45680,则在ISO 4302:2016基础上,结合我国复杂地形与气象特点进行针对性优化,形成了兼具国际先进性与本土适用性的风载荷计算方案。该标准既保留了国际标准的科学内核,又通过本土化调整实现了对国内起重机风载荷防护的精准指导,为极端天气下的设备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该标准核心突破在于:将我国七大气候区的风速特征数据纳入计算模型,替代国际通用的平均风速参数,使风压计算精度提升;补充陆上地区、海上及海岛等局部风场的修正公式,解决了国际标准在特殊地形应用中的局限性;明确风速超过设计值时的锚定装置适配要求,与国内GB/T 31051《起重机 工作和非工作状态下的锚定装置》等标准形成技术闭环。

在两项标准编制过程中,中联重科以“对接国际、引领国内”为目标,发挥关键统筹作用,秉持科学严谨原则,系统梳理国内外技术资料,既确保了国际标准核心技术的准确转化,又充分吸纳了国内企业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国际标准为基、中国需求为核”的技术成果。目前,两项标准已正式发布,进入实施过渡阶段。

标准引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联重科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及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未来,中联重科将持续深度参与ISO/TC96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推动更多中国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同时通过标准创新带动产业技术升级,助力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0多年的创新发展,使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9大类别、49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打造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金融服务多位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进入品牌专区
  • 铁臂产品类型
  • 铁臂导购品牌
  • 铁臂品牌类型推荐
  • 热门产品推荐
  • 品牌企业
最新动态: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