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国举办的首场重要主场经济外交活动,本届进博会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超4100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规模再创新高。

进博会既是展示窗口
也是思想激荡的舞台
在同期举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徐工应邀出席并分享了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报道徐工实践方案
01
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智能制造2030:共创未来”分论坛上,徐工机械副总裁孙建忠分享了徐工智能制造前沿的生动实践。
在全球大规模定制时代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正迎来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徐工通过生成式研发、智慧运营和数字孪生工厂建设,形成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业务体系。“智能制造不仅改变了工厂,也改变了管理逻辑。未来的制造业,是数据和算法驱动的产业。”孙建忠说。

02
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企业开放合作 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上,徐工机械副总裁蒋明忠分享徐工提升供应链韧性的“破题”之道。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的价值载体正发生根本性演变。徐工集团提供了制造业的新解法,“韧性”不仅是布局,更是技术和思维的升级。

蒋明忠表示,中国企业出海正从“规模优势”转向“价值优势”,客户需要的已不再是单一的设备,而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端、智能、绿色、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在高端化方面从“工程师思维”向“架构师思维”跃迁,在绿色化方面从“单一的技术突破”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转变,在智能化方面从“单机智能”向“集群智慧”跨越,最终推动产品向高端可靠、绿色节能、智能控制方向发展,为世界贡献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中国方案。
共享中国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进博会的舞台
见证着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进的开放胸襟
徐工始终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活力,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深化合作,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勇立潮头,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全球工业进步持续贡献着“徐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