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共出口282.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分国别来看,对俄罗斯出口最多,达到23.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3%。不过,同比2024上半年的31.0亿美元,同比下滑明显,降幅达到24.0%。
结合海关总署出口统计来看,1-6月,我国对俄罗斯共出口装载机3513台,同比大幅下滑61.7%,总金额为7.7亿元,同比下滑65.1%;出口履带挖掘机3207台,同比下滑34.1%,总金额为24亿元,小幅下滑4.1%;出口轮挖357台,同比下滑35.0%,总金额为2.3亿,同比下滑33.2%。
如此大幅度的下滑,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在俄罗斯忽然间不受欢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俄罗斯特种机械制造商协会(该协会整合了占全俄筑路机械产量80%的工厂数据)统计,1-6月俄罗斯国产筑路机械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约为211亿卢布(约合2.6亿美元),同比下降45.4%,几乎是中国工程机械下滑幅度的两倍,而中俄两国工程机械占据了当地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可见,俄罗斯市场的下滑是全面性的。
具体来看,上半年多数主要门类的俄罗斯国产机械出货量均呈现下滑。其中汽车起重机销量下滑54%,管道吊装机下跌69%,伸缩臂叉装车暴跌86%,前端装载机减少50%,自动平地机下降50%,履带式推土机缩减52%,挖掘装载机降低10%,压路机骤降78%,小型装载机减少18%,挖掘机微降1%。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筑路机械行业危机仍在持续加剧,销售下滑速度不断加快,六月份成为上半年市场表现最差的月份。当然,我国工程机械6月份对俄罗斯出口同样惨淡:出口装载机547台,同比大幅下滑80.9%,出口履带挖掘机594台,同比下滑41.5%;出口轮挖97台,同比下滑40.1%。
那么,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为何会出现如此剧烈的下滑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利率影响购买力。俄罗斯央行维持高基准利率,导致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成本上升,融资困难,买家活跃度下降,购买力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俄罗斯GDP增速将降至0.9%,经济增长放缓使得企业投资小心翼翼,工程机械市场需求也随之减少。再者,市场需求本身在萎缩,2025年俄罗斯用于扩展和全面升级主干基础设施的国家资金为1427亿卢布,是过去六年来的最低水平,建筑行业的停滞导致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大幅下降。
另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长期回收费的指数化标准,显著提高了推土机和前装载机等设备的费率,而2026年1月1日起报废税还将上涨15%,进一步推高设备成本。受此影响,当地经销量提前大量进口囤积库存,某些机械品类的库存规模已达到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消化的水平。由此来看,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未来数年或持续承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应未雨绸缪,早做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