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增速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挖掘机、起重机械、混合搅拌机械等重点品类的出口仍存在一定增长潜力,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布局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提供增长动力,频发的贸易摩擦也促使企业加快开拓多元市场。北美市场自美国对等关税调整后逐步恢复,但综合关税仍维持在高位;非洲作为新兴市场持续拉动整体增长。高基数背景下,2025年下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增速仍面临回落压力,预计全年仍保持小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总体情况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HS编码89种,其中主机产品76种,零部件13种)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6.5亿美元,同比增长9.2%。
出口方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总额282.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6月当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1.0%。具体来看:主机出口203.1亿美元,同比增长8.2%,出口数量为1418.2万台,同比下降5.1%;零部件产品出口总额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
进口方面,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口总额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月当月进口额同比增长19.3%。具体来看:主机进口5.3亿美元,同比下降5.7%;零部件进口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5%。
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从出口品类来看,占比最大的挖掘机出口额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起重机械、混合搅拌机械等品类仍保持一定增长动力,但铲运机械、工业车辆、凿岩掘进桩工及工具、其他工程车辆及设备这四个品类,上半年累计出口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
挖掘机:作为出口额占比最高(17%)的品类,上半年我国挖掘机累计出口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自2024年7月以来挖掘机出口额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印尼、巴西、非洲等市场矿业开采需求和“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的基建需求,是推动我国挖掘机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二手设备出口也为我国挖掘机出口带来新的业绩来源。
工业车辆:上半年我国工业车辆累计出口43.2亿美元,同比下降0.3%。在电动化转型支撑工业车辆出口的背景下,主要出口市场亚洲依然维持着20%的同比增幅;但上半年对第二大出口市场欧洲的出口额同比下降23%,较2024年明显下滑,主要影响因素是前两年的高基数和欧洲经济增长乏力,生产成本上升,抑制了需求增长,其中叉车对欧洲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凿岩掘进桩工及工具:上半年我国凿岩掘进桩工及工具累计出口6.5亿美元,同比下降9.6%,为同期我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降幅最大的品类,较2024年出口额超50%的同比增速明显下滑。各大洲中,亚洲市场维持平稳增长,对非洲市场出口额大幅攀升,但其他市场均同比下降,其中对欧洲出口降幅最大,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品类为自推进的隧道掘进机(盾构机)。
零部件: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累计出口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较2024年全年同比(1.1%)明显提速。从出口市场看,我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对各大洲出口额普遍增长,仅对北美洲同比下降3.2%,主要受对美零部件出口额持续下降的影响。
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重点出口市场情况
从出口洲别看,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仅对欧洲和北美洲累计出口额出现同比下降,对其他大洲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对非洲出口增长最为明显。2024年,我国对欧洲工程机械出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但自今年1月起持续同比下降,俄罗斯、比利时、荷兰等市场下降是主因;受美国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对北美洲出口自2023年起持续下滑;对非洲市场累计出口额同比增幅最大,虽然有基数较小的因素,但也显示了非洲的需求在不断释放,体现出我工程机械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从出口国别看,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主要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俄罗斯市场在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自2023年大幅增长并超过美国后不断下降,对美出口额占比近年来也呈持续下滑态势。
(一)俄罗斯市场:
俄罗斯作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国别市场,2025年开年以来需求持续低迷,上半年我对俄工程机械累计出口23.6亿美元,同比下降23.9%,与2024年全年5.2%的同比增速相比大幅下滑。对俄出口的各类工程机械主机中,铲运机械、挖掘机等主要品类出口额均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占比最高的铲运机械同比降幅达50.1%,仅凿岩掘进桩工及工具、电梯与扶梯和其他工程及设备仍保持一定增长动力;此外,我对俄工程机械零部件出口额始终保持增长,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17.2%。受贸易条件限制等外部因素影响,叠加工程机械设备市场的周期性特点,导致了对俄出口持续下降,属正常市场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8月俄美双方进行了重要会谈,俄乌冲突下半年的走向仍未可知,俄罗斯本国经济形势、进口格局均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工程机械在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形势尚不明朗。
(二)美国市场:
上半年我对美工程机械累计出口18亿美元,同比下降8.5%,延续了自2023年以来逐年下滑的态势。从出口品类看,主机中仅占比最高的工业车辆和占比最低的起重机械仍保持一定增长,其他品类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其中铲运机械和路面机械降幅均超过35%。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国别市场,2023年因俄罗斯市场快速增长,美国市场排名退居第二。2025年上半年,中美双方贸易摩擦频发,尽管“对等关税”税率下调,我国输美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的平均关税税率依然达到了55%左右,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三)亚洲市场:
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亚洲市场工程机械累计出口122.6亿美元,占全球总出口额的43.4%,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最大洲别市场,累计同比增长15.8%,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的增长态势。除对日本出口额同比微降0.8%外,对亚洲其他主要出口国别的工程机械累计出口额均保持同比增长。其中,印度尼西亚仍为我国工程机械在亚洲的最大出口市场,上半年对该国累计出口1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2%。
从品类看,除其他工程车辆及设备外,我国对亚洲市场的各工程机械品类出口额均同比增长。出口额占比最高的零部件上半年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10.8%,较2024年的同比(-1.8%)有所改善,挖掘机仍为我国工程机械主机出口至亚洲的最大品类。
(四)欧盟及英国市场:
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及英国市场出口32.6亿美元,同比下降2.7%。受欧盟对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的“双反”调查影响,同期主机中占比最高的工业车辆对欧盟及英国市场的出口额同比下降26.7%。但工程机械零部件、铲运机械等主要品类仍保持一定增长动力,其中,其他工程车辆及设备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幅达145.7%。
欧洲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重要的传统市场,疫情期间我国对欧盟及英国市场工程机械出口额快速增长,2022年全年出口额达到了2020年的两倍以上。自2023年以来,高基数、高存量给我国工程机械对欧出口造成了一定压力。不过,近年来我国工程机械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当前推进的电动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也契合欧盟《净零工业法案》的政策导向,这为我国工程机械对欧出口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综合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我国工程机械对欧盟及英国市场的未来出口走势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五)非洲市场:
2025年上半年,我国对非洲市场工程机械出口额达40亿美元,同比增幅达51.6%,延续了自2021年以来的出口增速逐年加快的良好势头。除其他工程车辆及设备外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微增0.4%之外,其他品类出口额均明显增长,其中挖掘机仍为我国对非洲出口额占比最高的工程机械品类(27.6%)。
几内亚凭借128.2%的三位数同比增幅和4.6亿美元的累计出口额,超过加纳和南非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非洲的最大单一市场。除加纳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6%外,对非洲绝大多数出口目的国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近年来,非洲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各类矿产开采量稳步上升,显著提升了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凭借自身在价格与质量上的双重优势,深受非洲市场欢迎。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非洲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强劲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强劲,不仅将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的重要增长极,也将为中非双方经济合作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全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展望
2025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多重压力,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仍展现了强劲的增长韧性。
一方面,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所处的外部形势仍然严峻。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工程机械市场未出现显著新增需求,叠加前期出口高基数、高存量,持续给我工程机械出口增长带来压力。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了更多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增加了出口成本与市场准入难度;动荡的国际局势也为出口带来较多不可控因素,加大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战略,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展不断提速,非洲等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高涨,为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开辟了新的海外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先锋,电动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为出口注入了新动能,有效拉动了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增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部分市场贸易摩擦频发,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推动着企业加快拓展多元化海外市场,工程机械头部企业持续推进海外本地化战略,更多企业积极探索海外投资建厂。此外,二手工程机械出口也逐步发展为新增长点,为我国工程机械 “走出去” 拓展出新业态。
综合来看,尽管受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波动影响,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预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凭借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深耕、产品技术实力的稳步提升,2025年我国工程机械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全年工程机械出口额有望达到12%的增长,延续良好出口势头。
(执笔人:中国机电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 于东科 陈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