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全国首部工程机械领域产业立法《长沙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长沙实施,为这座“工程机械之都”的产业腾飞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在护航企业征战海外市场方面,《条例》成效如何?8月初,一场聚焦“借港出海·链通全球”的长沙企业全球化战略升级活动给出了生动答案:法治护航下,龙头企业引领、创新模式赋能、政策红利释放,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正加速驶向更广阔的蓝海,国际化征程成效斐然。
法治筑基,多部门联动织密“出海保障网”
《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要求“支持工程机械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技术性贸易措施、市场规则和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工程机械企业提供国际化交流、展示、交易平台”。
《条例》颁布实行后,全市各单位积极行动,为工程机械征战海外“保驾护航”。
如,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常规执行与专项执行相结合,开展涉工程机械案件专项执行行动。3月18日,在三一集团召开“涉工程机械执行业务座谈会”,通过司法与行业协同破解发展难题,与长沙县法院、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创新“协商+公证+拍卖+司法处置”非诉二手工程机械设备处置模式。在专项行动中,长沙县法院派出30余名执行干警,9个执行团队,奔赴十多个省份开展执法,查封扣押百余台设施设备。
这部由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与2024年1月1日施行的《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形成联动效应,构建起全方位的产业保护体系。而《若干规定》第五条则细化了“支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构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的具体措施。这两部法规的组合成为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出海的“定海神针”。
市知识产权局针对工程机械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难点、风险防范、维权策略等保护实际诉求,通过政策优化、资金扶持、平台建设等举措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在4月23日举办的“2025年长沙工程机械专利产业化实务研讨会”上,市知识产权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务策略,向企业传授出海过程中侵权风险防范、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以及国际保护机制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能力,护航企业“走出去”。4月14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加强工程机械知识产权保护十二条司法措施》,这是全国法院首个聚焦工程机械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项文件。
此外,长沙海关配套出台通关便利、金融支持等28项措施,通过“一对一”帮扶机制,指导企业择优适用RCEP等自贸协定,上半年为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1984份,帮助企业获取进口国关税减让约1655万美元。长沙中南集拼中心推行的“铁路前置+一站式查验”模式,为中欧班列单趟节省通关时间2~4天、降本超40万元。
龙头引领,法治赋能彰显“出海加速度”
在《条例》和《若干规定》的双重护航下,长沙龙头企业以硬核数据展现“出海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程机械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继续迈出新步伐,据统计,上半年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18%,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中东、中亚及俄罗斯等市场,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65%。
龙头企业海外订单增长显著,在东南亚基建、非洲矿业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以三一集团为例,其海外矿山设备更新替代高峰期即将临近,叠加公司100-150吨级高度国产化电动钢卡产品力逐渐获市场认可,海外刚性矿卡在今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速翻了两番。
今年2月,在沙特阿拉伯的一处工地上,中联重科的ZE215G挖掘机大展身手。“以前是国内做出好的产品销往国外,现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就地就近适配研发。”中联重科联席总裁王永祥介绍,中联重科产品在沙特阿拉伯的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产品“走出去”,科技、服务能力也要“走出去”。目前,中联重科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市场网络、服务体系遍布全球,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河智能的破碎筛分成套设备成功登陆非洲市场,同时,在德国宝马2025年会展上,旗下旋挖钻机斩获超1亿元人民币订单,产品满足欧洲排放标准且适配多种施工场景,受到中东、俄语区、南美区域众多客户关注。
铁建重工在今年一季度新签合同同比大增58.57%,凭借“全球专利布局助推中国地下工程装备走向世界”的创新实践,入选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十大优秀案例。
红利叠加,长沙工程机械产业迈向“2030”
《条例》第九条支持的“产业链协同”与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产生化学反应。
据计算,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通过“零关税”政策,可使单台设备节省成本超3万元,生动诠释了《条例》“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立法价值。
《条例》激发的不仅是数据增长,更是产业生态的质变。如《条例》第九条,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协同等活动,提高协同协作水平。产业的生态正从“单打独斗”到“链群共赢”的重构,6月16日,长沙市工信局举办产业链群协同发展系列活动,通过搭建常态化产业协同平台,降低企业跨链协作成本,促进链群主体深度对接与资源共享,系统破解延链补链强链关键难题。企业通过借船出海、展会出海、借港出海和借网出海,在海外已经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星辰大海。
“立法不是终点,而是法治护航的起点。”市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立法调研到条例实施,我们始终关注法规的实际效果,后续我们将加强对《条例》实施的跟踪指导,开展对《若干规定》的立法后评估,为企业出海提供更精准的法治保障”。
在《条例》和相关法规驱动下,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正迈向更深远的布局。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力全球重工市场6.16%的年增速,长沙瞄准2030年建成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目标,争取将“长沙制造”纳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供应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