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下午,“智启矿海·绿链未来”中南大学校友能源产业创新合作峰会在三一科技城举办,以校企合作为纽带,聚合产业、学术、技术资源,共同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旭辉,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付旭明,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总裁唐修国,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蒋红波出席。区领导赖坤明,三一集团董事、三一硅能董事长代晴华,三一集团副总裁、产业发展事业部总经理钟卫华参加。
当前,能源革命浪潮正在重塑全球格局,智慧矿山与微电网作为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的先锋领域,承载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中南大学及其前身中南矿冶学院作为有色金属、矿业及能源领域的学术重镇,七十年来累计培养逾20万专业人才,校友遍布产业链各环节,以技术创新与行业管理双轮驱动,深度推动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去年,长沙经开区、三一集团、中南大学三方联合,签署了三一科技城·中南大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合作协议,计划导入13个创新中心和10个以上国家级校企联合实验室。
峰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运敏作题为《全球金属矿业发展及机遇》的主题分享;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康义作题为《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76年奋进历程、发展成就、强国建设》的主题分享。三一集团董事、三一硅能董事长代晴华提出三一绿色智慧矿山一体化解决方案。
签约仪式
揭牌仪式
签约仪式
签约环节中,三一集团与湖南省中南校友企业产学研发展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中南大学、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三一集团智慧矿山创新中心成功签约并揭牌;三一集团还与校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付旭明在致辞中表示,期待三一集团、中南大学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导入更多新能源、智能装备、循环经济等关联配套、产业互补项目,推动智慧矿山和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设备共享、产能协同和碳足迹追溯,形成“技术-产业-市场”深度融合的闭环生态。长沙经开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我为企业+”系列服务活动,切实强化要素、环境、安全保障,为校企合作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共同谱写“智造之城”的绿色未来。
唐修国在致辞中表示,中南大学具有全球领先的科技力量和行业内庞大的校友资源。三一以“三化”战略引领,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装备及应用场景优势,正加速从产品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绿色智慧矿山领域构建了“源·网·荷·储—微电网”和智能化电动化“挖装运”成套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中南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平台,整合中南科技力量与三一技术装备场景,推动“数实融合、AI引领、平台协同”的全球矿山创新方案,同时欢迎校友企业来中南·三一科技城设置研究机构,共同探索。
三一将用“三个优先”的承诺,助推产业与创新协同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各方共赢。包括“产品优先用”,大量应用场景,全球采购700亿元/年;“资源优先供”,“研、供、产、销、服、营”等优势资源,600多家代理商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能帮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走向全球;“项目优先投”,三一拥有15亿元的创投基金,优先投资“好项目、好团队”,单个项目最高可投5000万。
综合:掌上星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