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嘉兴成功召开。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以《新形势下国有制造企业创新探索》为题,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一、行业面临的趋势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中铁工业成员企业中铁装备,作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十年来,中铁工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聚焦创新“第一动力”,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中铁工业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加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工程机械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隧道掘进机产销量已连续十一年保持国内第一、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产品远销法国、意大利、德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面分享几项持续迭代更新技术和产品,成功应用施工的案例。
案例一:大直径掘进机。经过多年迭代,六台十米级的大直径掘进机在川藏工程中得以应用,月平均掘进距离超过300米,这是全世界值得瞩目的成绩,这也是中铁长期探索的案例。又如悬臂掘进机,我们把它从矿山引入到隧道、市政工程后,不断对它进行迭代研发,现在做到450千瓦。2023年与韩国市政项目达成合作,前两台施工效果非常好,第三台也马上出厂。
案例二:2017年,中铁工业在海口一工程中,开发∪形盾构机代替放坡施工工法。虽然这个工程结束后没有大面积推广,但我们的地下空间研究院始终在对其进行迭代研发。于是2023年,雄安启动区实现了盾架一体机的成功升级应用,前面挖后面掩埋,效果是2017年的10倍,一天可以干30米管廊。
案例三:2018年,我们在工厂用矩形顶管建了一个地下停车场,建成后就再没有新的项目落地。但我们在持续研究迭代。2023年,这个技术被用在深圳地铁的一个地铁车站,两台矩形顶管叠加在一起,零间距施工两次,实现了超大断面矩形盾构顶管机首次在国内地铁车站领域的探索应用,是第一个用矩形顶管一次性把地铁车站推出来的工程,之后,这个地铁车站马上投入运营。
案例四:5年前,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开发的管道更新顶管机,可一次掘进旧管同时布设新管。当渣土出来,后面就开始铺新管,经过5年迭代,2024年这个工法终于在一个项目上即将落地,设备马上出厂,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它的应用效果。
除了地下工程领域外,中铁工业在架桥领域也在不断迭代。世界最大吨位1800吨级整孔预制箱梁架桥机在浙江杭甬高速复线使用;研制的世界首台绿色装配式U盾架管机——“雄安号”,将盾构与架管进行创新性融合,应用于雄安新区综合管廊工程。
因为这些坚守,2024年1月19号,中铁装备的盾构创新研发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表彰,也是对公司多年坚持创造质量品牌、践行“三个转变”的鼓励。
新时代下,我们工程机械行业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国际市场上面临的“双反”政策;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行业之间的融合不够等,特别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不够;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随着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传统项目投放迟滞;国有企业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卡链”风险大,成果转化应用不畅,顶尖科技人才缺乏;行业科技创新层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如基础创新研发薄弱、国产工程机械智能化程度不高、数字化水平大多处于信息化层面、绿色化水平还比较浅等。
当然,我们也存在许多发展机遇,如我国将加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布局、融合、创新各类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重大引调水项目、沿边沿江沿海交通重大项目将加快实施;新基建领域也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和新的“战场”;工程机械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法不断取得新成果;“一带一路”将为我们国际化业务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工程机械行业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二、行业创新路径探索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工程机械行业要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产业链上,推动行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基于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2023年4月,中铁工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成立,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和绿色化、智能化的统筹研究。
1. 提升高端化自主可控。打造覆盖高端工程机械主机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协同创新体系,攻克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等基础能力,实现高端工程机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2. 推动数字化转型。要打造工程机械行业人、 机、 物等要素全面互联互通,加深数据的融合,促进“制造+服务”“终端+云端”融合发展,全面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规划研究总院一半的力量都放在数字化转型,就是要补短板。
3.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就是AI+“工程机械各种产品、应用场景”,把人工智能有效应用到工程机械行业的方方面面,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加大对AI产品研发投入。我们现在更多是服务企业内部需求,桥梁、隧道、高铁,所有这些设备的制造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结合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
4. 升级绿色化理念。构建工程机械绿色制造体系;加速研发绿色环保装备产品;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施工;强化绿色监管,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工程机械行业对绿色化的理念还更多地停留在产品本身的电动化或新能源化这个层面。但实际上欧洲很多企业对绿色化的理解已经真正在“双碳”理念下。欧盟碳关税政策要求,2023—2026年作为一个过渡期,主要针对资源型企业收碳关税,2027年开始全面实行碳关税收取,这就可能是一种新的“卡脖子”措施。以电动化产品为例,一旦我们出口的产品采用传统方式发电,就可能面临严重的碳关税收取。目前,工程机械产品的出口比例占到40%左右,如果我们的绿色化理念不拓展,很可能对出口很快造成致命打击。现在,中铁工业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的路径,防止被“卡脖子”,因为绿色碳关税越高,产品的竞争力就会越弱。
5. 打造行业人才高地。人才是打造工程机械行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构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除了专业以外,制造业需要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共享、开放、协同思维的人才,才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走向高端、智能和绿色。
三、未来展望
行业要走得远,答案还在“三个转变”里,即聚焦创新驱动,引领中国创造;聚焦产品卓越,铸造中国质量;聚焦品牌赋能,塑造中国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推动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