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湖南日报》刊发《他们如此卓越——“国家工程师奖”湖南获奖者聚焦》,致敬湖南受到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其中,《“泵”发力量 振“臂”扬威》讲述了三一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兼总工程师易小刚的创新故事。
报道原文
从深圳赛格广场泵送混凝土至高空300多米“一战成名”,到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泵至406米加冕“中国泵王”,再到上海中心大厦泵至620米摘得“世界泵王”桂冠……不断刷新的世界高度,诠释着中国制造的实力和自信。
20多年来,作为三一集团技术创新核心人物,易小刚带领团队攻下了混凝土高压泵送、超长臂架设计和工程机械核心液压部件三项“卡脖子”关键技术,解决了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技术瓶颈,使高效、环保的混凝土施工方式在我国得以迅速普及,为我国混凝土高压泵送技术及产业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超越、最终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国家和行业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20世纪90年代初,超高层、长距离混凝土管道泵送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施工仍采用的是手推车、塔吊等传统方式,施工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1995年春,刚成立不久的三一重工遭遇技术发展瓶颈,董事长梁稳根求贤若渴。在机械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作的易小刚临危受命,毅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到偏僻的长沙县星沙镇“拓荒”,加盟这个研发团队不到20人的民营企业。
“上赶着吃苦,傻子才干”“做不出来就什么都没了”……易小刚不顾亲友反对:“国家和行业有需要,我义不容辞!”
此后,工地上、调试现场随处可见易小刚的身影。为了第一时间看到调试结果,他不分昼夜守在现场。厚厚的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哪怕生病了,他也在办公室边输液边讨论技术方案。身为液压专家的他把液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结合起来,解决了泵送高度低的行业难题。
混凝土拖泵在进行高低压切换时,通常需要换接不同的管子。“不用管子,做一个可以旋转90度的阀门,能否解决问题?”易小刚的大胆设计遭到从工人到车间主任的强烈反对:“国外一直都用管子,客户也没说不行,我们为什么要换?”
“难道国外做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难道国外没有做的,我们就一定不能做吗?”易小刚连珠炮似地反问。之后,一个与原有产品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液压集流阀组设计落地,企业的第一个专利也由此诞生。
易小刚认为,创新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胆量。他提出的“一切源于创新”“打破恐惧、大胆创新”“无功便是过,创造才是能”等创新理念已凝炼为研发团队的精神密码,感染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研发新人,成为了三一企业文化自信的精魂。
“哪里‘卡脖子’了,就从哪里突围”
37米、42米、46米……在被业界认为“每增加一米比登天还难”的长臂架泵车领域,易小刚领衔攻关,步步攀高,“振臂”扬威。2007年12月,三一集团拥有15项核心技术的66米长臂泵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后又刷新了72米、86米泵车的世界纪录。
不曾料到,长臂架泵车的发展曾遭遇国外公司对臂架用高强度钢板“断粮”,原材料“卡脖子”问题被摆了出来,迫使三一不得不停产。
又一次尝到了受制于人的苦,易小刚再一次挑起技术攻坚的重任。并非学金属材料出身的他,把自己关进了办公室,没日没夜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夏天,在40多度高温的热处理车间,他坚守在炉子边,盯着每一项参数,不断调试……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不分昼夜的艰辛试验,易小刚带领团队,硬是把抗拉强度特别高的钢板做了出来。
“哪里‘卡脖子’了,就从哪里突围。核心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易小刚说,“我们花了3年多时间做了将近1万组试验,取得了4万多组数据,非常宝贵,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材料做到极致,做出世界最强悍的臂架。”
原材料问题的解决,还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进口一吨高强度钢材需要28000元,自己生产一吨只要7000元,制造一台泵车需20吨左右钢材,一年按生产6000台泵车来算,可节省24亿多元……
通过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三一集团的专用底盘、发动机、控制器、油缸等关键零部件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生产能力。“现在再想卡住我们,是很难的。”易小刚说。
“中国智造要做得比别人更好,必须闯出一条新路子”
三一集团长沙基地18号厂房被称为“最聪明的厂房”,每45分钟就有一台混凝土泵车“出生”。诞生于这个车间的装备,承揽了世界上90%的500米以上摩天大楼混凝土泵送任务。
2019年,易小刚积极投身智能制造的浪潮中,肩负起三一“灯塔工厂”升级改造的重任。
在重型装备生产车间,让巨大而笨重的结构件自动组对焊接,是很大的挑战,误差要求小于或等于0.1毫米,然而很长一段时间,误差在0.4至0.5毫米之间摇摆。“那段时间我很急,因为这是‘灯塔工厂’一个最关键的点。”易小刚带着三一集团研究总院的工程师开始攻关。
每天早上,他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回看前一晚试验的监控录像,找出存在的问题,再和工程师一起修改技术方案。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月,最终团队大胆摒弃仅靠视觉识别判断位置的常规做法,破解了难题。
“我的脑海里始终有一个场景,就是中国智造要做得比别人更好,必须闯出一条新路子。”易小刚深知,只有持续创新,才不会被淘汰,他将继续迈着创新创造的步伐,书写中国智能制造传奇。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