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中度较高的工程机械市场中,电动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稳定多年,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依赖规模经济、产业链优势、运营效率取得优势地位,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未来如何破局?
市场“叫好”,终端却“不叫座”
在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还不足1%,属于“朝阳产业”。当下,不仅是我国,世界范围内的工程机械电动化均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或品牌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状态,是行业巨头纷纷布局电动化的直观推动力,也是各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然而,电动化设备有着价格昂贵、需要安装充电桩等特殊属性,即使能大大减少长期运营成本,但前期投入成本巨大,难以同电动乘用车一样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目前,纯电动装载机价格在80万元左右,燃油装载机售价35万元左右,两者有45万元左右的差价,这样的差价在其他电动工程机械品类中也同样存在。
另一方面,工程机械市场非常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电动产品高昂的售价会提高用户的购买门槛,也会延长回本周期。以中型挖掘机为例,使用电动化产品的回本周期基本要到4年,用户就会更倾向租用或购买二手设备,更关注短期的经济效益。
目前,政策方面尚未出台针对工程机械市场的电动化政策,关联度最大的也仅有“双碳”等宏观战略方针,用户购买电动工程机械也没有补贴优惠政策,对于单价较高的电动工程机械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难以进行规模化的市场推广。
属性特殊,“马太效应”加剧
高速发展的工程机械领域,电动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稳定多年,徐工、三一、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凭借多年的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以及资金实力等优势抢占市场,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作为新兴产业,各龙头企业电动化设备时常爆出大单,批量交付,但大部分客户以央企、国企等大集团或施工企业为主,散户寥寥无几。目前,主机厂家的电动化设备主要还处于“体验式销售”阶段,前期的优惠政策和推广力度较大,不能全面复制并长期实行。
究其原因还是由电动化设备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目前,电动工程机械在很多情况下仅应用在了细分作业场景,如线路固定的重卡运输,轻载上坡、重载下坡的矿场运输等场景,其他场景中电动化工程机械的作业能力并不明显,甚至在恶劣作业环境下其性能远不如传统工程机械。
同时,电动化设备价格昂贵且需要专用充电桩进行充电,一般用户不会将其作为首选,而只有那些在当地较有影响力、平时受到较大政策扶持、受环保限制的大型企业或施工方才会进行电动化设备采购。
总的来说,电动化工程机械受众群体较窄,各主机厂或代理商更容易利用社会资源、人情化社会关系进行批量销售,长此以往,电动化设备销售模式或将改变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业态。
全国市场变局,谁将受益?
现如今,工程机械已陷入“全员内卷”时代,各种条件限定下,各龙头企业在很多地方难以扩充市场,各自为政、大打价格战的现象愈演愈烈。
对此,今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7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全力推进,备受关注。
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商品和要素能够按照价格体系的调节,在各行业、各地区间自由地、无障碍地流通或流动,市场封锁、地方保护等现象基本消除,无疑是将所有企业都放在了同一起跑线,同一规则秩序下,对工程机械行业和企业而言,未来在各个地方都能利用其综合竞争优势扩充市场。
换言之,全国统一大市场后,工程机械行业和企业也将面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挑战和冲击,真正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会受益,也会有“新势力”涌现,市场将清退靠低价竞争的无实力企业,行业会更健康向上发展,广大用户终将受益。
对于电动化工程机械产品,企业、用户往往会根据经济效益和使用场景自行选择产品类型,全国统一大市场后,通过规范产品质量,规范价格,统一规划产能以及涉及的一系列的指标,各企业将发力于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电动化工程机械也将迎来大跨步,最终实现规模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