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泵车,混凝土泵车的维修是恢复小型泵车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当前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而小型泵车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使消费者蒙受损失,甚至重大事故的发生。
一、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的现象司空见惯。
一些维修人员由于对泵车结构、原理不清楚,不认真分析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
二、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泵车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相对困难一些,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盲目换件试验和一味更换可修复零件的做法在一些修理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三、不检查新件质量,装配后出现故障的问题比较常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莠不均,一些假冒伪劣配件鱼目混珠;还有一些配件由于库存时间过长,性能发生变化,如不经检测,装配后常常引起故障的发生。因此,在更换新配件前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测试,检测包括外观及性能测试,确保新配件无故障,杜绝其引起的不必要麻烦。
四、不注意配件型号,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较普遍。
在维修小型混凝土泵车时,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仍然较普遍,有些配件应急代用是可行的,但长时间使用却有害无益,影响机械的安全和技术性能。在维修小型混凝土泵车时,应尽量使用原装型号的配件,不可用其它型号配件代用,更不能错用。
五、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
在维修小型混凝土泵车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小型混凝土泵车使用的专用螺栓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在维修小型混凝土泵车时,当螺栓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螺栓,切忌乱用螺栓。
六、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
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有的根本不了解有拧紧力矩和顺序要求),不使用扭力(公斤)扳手,或随意使用加力杆,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
七、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的现象为数不少。
柴油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活塞顶隙、气门间隙、柱塞余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八、不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的情况也不少见。
小型混凝土泵车上有很多偶件,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尺寸不一,会导致柴油机运转不稳、液压系统漏油、载荷集中现象严重、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
九、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维修小型混凝土泵车时,一些零部件装配有着严格的方向要求,只有正确安装,才能保证零部件正常工作。有些零部件外部特征不明显,正反都可以安装,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装反的情况,导致零件早期损坏、机械不能正常工作、小型混凝土泵车损坏事故等。
十、维修方法不正规,“治标不治本”仍是一些维修单位惯用的手段。
在维修小型泵车时,一些维修人员不采取正确的维修方法,认为应急措施是万能的,以“应急”代“维修”,“治标不治本”的现象还很多。
十一、垫片使用不规范,随意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
小型泵车零部件配合面间使用的垫片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石棉垫、橡胶垫、纸板垫、软木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铜垫、铝垫)、铜皮(钢皮)石棉垫、绝缘垫、弹簧垫、平垫等。一些用来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漏水、漏气、漏电,一些起紧固防松作用。
十二、“小件”好坏不重视,因“小”失“大”导致故障增加。
在维修作业时,一些维修人员往往只重视喷油泵、输油泵、活塞、缸套、活塞环、液压油泵、操纵阀、制动、转向系统等零部件的维护,却忽视了对滤清器、溢流阀、各类仪表等“小件”的保养,导致机械发生早期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十三、维修禁忌忘脑后,隐性故障频繁出。
维修小型泵车时,有些维修人员不了解维修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导致拆装中经常出现“习惯性”的错误,影响机械的维修质量,使零件性能发生变化,不利于零件的使用。
十四、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
维修小型泵车时,正确清除零部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对提高修理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对各种零部件的清洗,应根据它们对清洁度的不同要求,正确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二要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为确保零部件质量,应防止零部件腐蚀生锈,尤其对精密零部件更不允许有任何程度的腐蚀或生锈。;三是不同零部件应分类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