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铣刨机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养护作业的专用机械设备,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施工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公路、城镇道路、机场、货场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开挖翻新,也可以用于清除路面壅包、油浪、网纹、车辙等缺陷,还可用来开挖路面坑槽及沟槽,以及水泥路面的拉毛及面层错台的铣平。由于易于控制、操作方便灵活、机动性能好、铣削的旧料能直接回收利用等优势,因而广泛用于城镇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工程中。
1
发展历程
国外路面铣刨机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拥有较长的历史,最早发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70年代中期欧洲市场开始陆续大批量生产铣刨机,到90年代铣刨机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建立了完善的大规模、高效率的铣刨机品牌市场,高端的产品技术在世界养护行业设备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铣刨机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受国际大环境技术影响和熏陶,通过借鉴欧洲铣刨机技术和经验,国内的铣刨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产品技术和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高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的养护要求。国内铣刨机市场每年都在不断衍生新的厂家,目前铣刨机生产厂家大约有30余家。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的统计数据,近14年来国内铣刨机市场容量累计在6500台,根据施工量和施工时间及设备的更新换代,正常使用的铣刨机设备在5000台。行业发展呈现平稳上升的总体趋势。
从2003-2016年路面铣刨机的供求台量趋势图可以看到(见图1)。在2002年以前,我国路面铣刨机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进口设备占有,其中德国维特根公司铣刨机品牌占有市场主导地位。国内产品技术落后,可靠性差,基本以1m及1m以下的小机型为主。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2003年开始,国内铣刨机行业以陕建、西安宏大、中交西筑、三一、中联重科、鼎盛、柳工等企业为代表大力研发铣刨机技术,加大对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工程实践和努力,国产路面铣刨机在技术的先进性和质量的可靠性方面取得很大提高,并且在经济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国产供应量逐年上扬,年销售量从百台逐渐发展到500台,实现了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2008-2013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和财政吃紧的影响,市场表现低迷,年销售量有小幅回落,但由于国家对路面养护重点方向一直未变,铣刨机市场经过短暂理性调整后,回归到常态。2016年国内路面铣刨机的销售量已达到605台左右。
2
现有品牌分析
国内市场的铣刨机生产企业主力品牌累计超过20余家,其中国外品牌的维特根、DYNAPAC、卡特、宝马格和国内品牌的徐工、三一、中联重科、华通动力、陕建、鼎盛、柳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占据了铣刨机的主力市场(见图2)。从图2还可以看到,国外品牌维特根以绝对优势成为铣刨机行业的领头羊,占据了国内市场60%的市场份额;徐工和三一则分别占据26%和5%的市场份额;中联重科、陕建等企业以大型铣刨机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分别占据小部分市场。整体来看,国内铣刨机经历了从小型到大型、从机械式技术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实现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多样化和系列化,完全可以满足2.1m以下不同宽度的施工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推进自主产品的创新和优化,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只有在技术上有所突破,缩小技术上的差距,才能接受未来市场的挑战和考验,才可以自如应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同时国内外品牌之间的互相接轨和品牌融合,也会加快企业之间的整合和并购,市场格局国际化将会出现多元化态势。
在价格方面,国外品牌的铣刨机价格最高,特别是维特根的2m铣刨机是行业的佼佼者,性能质量卓越,价格居高不下,但仍旧受到国内用户的青睐。相比之下,国产铣刨机品牌因技术落后,性能相对较弱,其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注重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后,中国制造的自主品牌铣刨机日益完善和改进,国外品牌的铣刨机市场份额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同时中国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到目前为止,生产的铣刨机无论从质量还是性能上都在不断改进或者赶超国外品牌。
整体来看,路面铣刨机设备作为应用领域较为狭窄、专业性较强的养护设备,决定了其不会有大量的生产企业,也决定了铣刨机行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从国内铣刨机行业主要品牌近6年发展趋势(见图3)来看,目前致力于铣刨机行业的明星企业,拥有批量生产能力的不到10家,各品牌每年的产销量比较平稳。维特根作为质量的佼佼者,一直称霸于中国市场,雄踞市场第一的位置巍然不动,国内品牌徐工的产品供求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品牌,成就了其在国内品牌的龙头地位,但其相比维特根,还需加强技术开发。国内其他品牌星星点点生存于行业中,为铣刨机行业增加了色彩。
3
设备细分市场表现
3.1根据铣刨机铣削转子作业宽度的不同,路面铣刨机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3类
理论上铣刨机的宽度调节范围很广,但在实际施工中,真正要求铣刨宽度经常改变的并不常见,应用最多的为2m和1m机型(见图4)。其中2m机型的生产企业较多,但是大半市场被国外品牌维特根所占据,其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为业界所公认,在市场中占绝对优势。DYNAPAC和卡特等国外品牌虽然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但市场销售额远不及维特根。国内品牌生产厂家主要以徐工、陕建、三一和中联重科为主,更多借鉴了欧洲铣刨机的技术和经验,在动力、液压和控制系统上均采用了国际化配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技术升级较为缓慢,产品的质量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m机型国产品牌的技术含量完全可以满足国内施工的要求,价格相对国外品牌较低,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逐年提升。小型机型宽度都在1m以下,主要适用于施工量较少的工程道路维修,技术含量较低,价格实惠,在国内市场份额逐年增加。
3.2根据铣刨机的行走方式,路面铣刨机可以分为轮胎式和履带式2种
从轮胎式和履带式铣刨机的分布情况(见图5)可以看到,在路面工程施工中,轮胎式铣刨机供求市场略高于履带式铣刨机市场,说明轮胎式和履带式铣刨机在各自的发展领域拥有一定的优势。履带式铣刨机具有较长的接地长度,较大的接地面积,牵引附着力大,作业时出现履带打滑现象较少,运行平稳,制动可靠,整体稳定性好,在工程量大的场地容易获得用户青睐;缺点是履带式设备机动性差,使用不灵活,弯道作业时边缘处理不够完美,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转移工地要用拖车,多为大型或超大型铣刨机,主要用于大型路面工程的施工。轮胎式铣刨机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转移工地灵活,操控性好,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缺点是牵引附着力不足,在路基较差的情况下容易打滑,多为小型机型,主要用于容易转移的城市道路的修筑与养护作业。
从轮胎式和履带式铣刨机的市场占有情况(见图6)来看,铣刨机行业最有分量的两大品牌徐工和维特根,其轮胎式和履带式铣刨机的产销量明显分化。徐工定位在中低端产品,轮胎式铣刨机的产销量明显胜过履带式铣刨机;作为铣刨机龙头的维特根凭借其高端技术特点,牢牢控制整个铣刨机市场。国产品牌徐工虽然技术可靠性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市场表现仍逊色于维特根,国内其他品牌对市场也仅仅是个补充而已。
4
市场预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速公路里程2016年底达到14.33万km(见图7),全国通车总里程达到470万km(见图8)。按照沥青路面的设计寿命15年来看,到现在为止列入养护的公路超过260万km。按照交通部《公路养护机械装备的指导性文件》的规定,以每百公里需配备0.25台铣刨机来看,全国铣刨机需求量将在6500台左右,以铣刨机为主要作业机械的现代化养护方式势在必行,维修养护工作也将变得日益繁重,未来铣刨机的市场空间将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