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受自然禀赋条件制约,缺水是北京市的基本市情,水是北京最短缺、最脆弱、最敏感、最受社会关注的自然资源。伴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线贯通,北京市缺水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
据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到北京的总干渠长1276公里,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流经15天到达北京。
南水北调向北京累计调水64.59亿立方米
作为南水北调北京配套工程中重要的调蓄枢纽工程,长江水进京的终点团城湖调节池,位于颐和园公园的西南处。
北京市团城湖调节池 刘璐/摄
北京市水务局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副主任刘剑琼介绍,2014年12月27日长江水正式进京以来,截至5月8日已累计向北京调水64.59亿立方米,其中向水厂供水42.92亿立方米,向水库存水7.35亿立方米,向水源地、重点功能区补水14.32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本地城市水源压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80公里,市内配套输水管线约130公里(含团成湖调节池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管线22公里)。
新建和改造自来水厂8座,总规模375万立方米/日;新增调蓄设施3处,容积4000万立方米,实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与密云水库的连通,工程年接纳来水能力超过10.5亿立方米,实际年均调入水量12亿立方米左右。
据了解,目前北京中心城区供水70%来自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大兴、门头沟、昌平、通州等部分区域也用上了南水北调水。以中心城区为主,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300万人,中线水业已成为保障城市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入京后,除了通过城市水管网流向城区水厂为企业、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外,剩下的水会通过配套输水管线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
刘剑琼表示,这有效增加了北京本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密云水库蓄水最高回升至26.84亿立方米。地下水持续超采状况得到遏制,自2016年起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现已累计回升3.72米,增加储量19.0亿立方米。
北京有序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北京是资源型严重缺水的城市,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有150立方米左右,水资源短缺仍是北京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市情水情,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城市发展原则要求,以水为脉,节水、治水、保水、引水、亲水,有序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据了解,北京市开展杜绝公共场所水嘀嗒、城市绿地水汪汪、建设工地水哗哗、道路水渍渍用水浪费现象等工作,积极倡导“光瓶行动”,建立节水机制,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倡导市民自带水杯,建议会议主办方提供小瓶水。
近年,北京市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但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在41亿立方米以下,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26.69亿立方米到29.08亿立方米之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15.4立方米下降至11.3立方米。
首都水资源和供水保障实现历史性突破,外调水、本地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五水共济、精细调配的水源保障和供水体系日臻完善。
计划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7%以上
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后,后续针对节水、污水处理,促进再生水利用,仍然是一门功课。据了解,目前北京再生水利用量已达12亿立方米,占北京年度水资源配置总量近三成,再生水已成为北京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
据了解,北京市政府连续印发了三个治污三年行动方案。
2013年,北京市政府印发第一个三年行动方案,重点是解决城镇地区污水能力不足问题。新建再生水厂42座,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8座。
2016年,北京市政府印发第二个治污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围绕黑臭水体治理和城乡接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区村庄开展污水治理。
通过采取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环、生态修复等措施,新建改造污水管线1081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线472公里,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14座,新建再生水厂27座,完成了142条黑臭水体治理,解决了868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
2019年,印发第三个治污行动方案,重点实现水环境治理重点由城镇地区向农村地区延伸,由解决集中点源污染向分散点源和消减面源污染延伸,由黑臭水体治理向小微水体整治延伸,由注重工程建设向更加注重运行管理转变。
截至2020年底,北京全市现有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厂(规模1万吨/日以上)共67座,污水处理能力679.2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基本解决了城镇地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据悉,北京市政府计划到2022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中心城区达到99.7%,副中心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