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5月19日至22日举办,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有33家来到长沙,工程机械“长沙军团”与全球高端工程机械品牌同场竞秀。近年来,工程机械“长沙军团”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市场有力的竞争者。
成立专业协会推动“抱团出海”
越来越多的海外工程项目中,长沙工程装备展现矫健身姿。仅5月初,三一重工运抵印度尼西亚的产品就有600台;4月,来自中联重科的数百台设备从上海港码头包船出海,向东南亚国家进发;1月底,山河智能价值近6亿元的设备发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3月,我国出口印度最大直径盾构机在铁建重工发运……
工程机械“长沙军团”近年来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核心技术研发领域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推进产品、产业和价值链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统计显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产品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今年3月,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等25个产业集群成为第一批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工程机械“长沙军团”如何乘势而上?在拓展海外市场上,“抱团出海”,建立集群资源共享和利益共享机制,将是发展态势。
笔者了解到,早在两年前,由四大工程机械品牌以及高校和银行机构发起,长沙成立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协会的重任之一,就是推进集群“抱团出海”,向全球展示工程机械“长沙军团”的魅力。
国之重器“一带一路”跑出新速度
8年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与沿线百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多个方面的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投资、经贸等领域。工程机械“长沙军团”抓住这一“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机遇,主动参与全球竞争,2020年在“一带一路”上佳音频传。例如,三一重工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主要市场挖掘机份额均大幅提升;中联重科与斯洛文尼亚当地最大的塔机租赁商达成合作,深入欧洲高端塔机市场。
可以说,物流业的发展加快了工程机械“长沙军团”的“走出去”。2020年,长沙始发的中欧班列发运量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相比海运物流,中欧班列(长沙)将运输时间从45天缩短至13天,成为连接中国内陆和欧洲及沿线市场的快捷通道。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企业借力这一陆上通道,跑出新速度。
持续本地化战略实现“客场制胜”
对于工程机械“长沙军团”来说,海外市场是客场作战,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装备,都有欧洲劲敌、美国高手。
但从战绩上看,“长沙军团”的海外战绩颇为可观。三一重工公开的数据显示,去年,三一全年销售10万台挖掘机,海外出口就高达1万台。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认为,三一集团的国际化已经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在未来3到5年的时间里,希望在海外再造一个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50亿元,同比增长110.11%。海外市场表现优异,大单不断。公司设备参与建设多个世界级工程,例如,参建环地中海区域最高楼土耳其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卡塔尔2022世界杯主场馆等。
客场制胜,长沙军团进入和扎根全球各地市场,有哪些独门技能?答案之一是本地战略。
其实,从工程机械“长沙军团”开始走向海外,就意识到产品需要进行本地化改造,符合施工国的技术标准,适合当地的施工条件。例如,三一集团根据非洲路况差、气温高的自然特征,开发出了适合当地需求的产品,比如在矿上使用的挖机加装了自润滑系统等。
更进一步的本地化战略,则是采取并购或者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在制造、采购、用工、服务和营销上实现本地化,将工程机械长沙标准和技术输出,同时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联重科持续实施本地化战略,加速国际化发展,在2019年德国宝马展上,该品牌参展的70%以上的产品就是由欧洲本地公司制造。
今年5月初,中联重科的本地化战略进一步升级,其在意大利北部重镇曼托瓦投资建设的欧洲新工厂正式落成。这家新工厂,过去主要生产混凝土装备,现拓展为综合生产基地,将生产塔机、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和叉车,通过构建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供应链体系,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零部件采购完全本地化。
抱团出海、一带一路、本地化战略,工程机械“长沙军团”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贡献“长沙力量”。(长沙晚报 周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