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野来看,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源头在中国;在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源头在同力重工。自2004年行业第一台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诞生以来,同力重工凭借二十年深耕矿山运输领域的经验,持续推动这一产品从“用得住”到“用得好”,再到“价值引领”的跨越发展。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精神,同力重工不断迭代产品,坚定“大型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运输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走进新疆天池能源将二矿鸣阳矿业施工工地,探访“同力重工TLE135无人驾驶纯电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降本增效”的用户声音。
今年7月,30辆同力重工TLE135无人驾驶纯电宽体车批量进入新疆天池能源将二矿。自运行以来,TLE135以其稳定高效的运行表现,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并降低了运营成本,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高效运输 用户之声
“TLE135无人电车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日有效作业时长从传统矿车的9.5小时提升至最高11小时。借助精准行驶控制与智能调度,单趟运输时间缩短35%,每日无人驾驶作业效率达有人驾驶的106.76%。”
TLE135无人驾驶纯电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之所以能在新疆天池能源将二矿“快速进入角色”,展现出卓越的工况适应性和稳定的运营表现,其核心优势有以下两点:
核心技术 卓越性能
同力重工TLE135纯电宽体车采用自主研发的VCU+TL891成熟底盘配置,独家自有专利的柔性主车架、汉德大吨位承载车桥、海沃举升系统、具有FOPS&ROPS认证证书的单边窄体驾驶室,确保车辆的高稳定性、高适应性、高安全性。
TLE135搭载的双动力电机驱动系统,多档自动变速器和高安全、高品质、大电量、长寿命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最大持续充电电流可达1000A,在相同电量下充电时间大幅缩短,电池防护等级达IP69K。同时搭载的汇川控制器,是为极端矿山工况量身打造的"动力神经中枢",配置液冷液热及保温系统,在-35~45℃环境下均可工作,满足不同区域应用。
结合“运营间接充电补能、快速换电补能和连续运营换车补能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TLE135具有全天候全工况的适应性与覆盖性。同时预留可集成远程监控、自动驾驶辅助、车队管理系统升级端口,为智慧矿山建设奠定基础。
线控平台 智创未来
同力重工构建的智能线控技术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线控底盘、平台化线控产品。其技术核心在于整车VCU与无人驾驶系统之间深度协同,VCU可精准控制车辆的横向、纵向技术指标,确保车辆在复杂矿山环境下的高效、安全作业。
同力重工不止步于技术研发,更致力于构建覆盖多场景的智能运输生态,以“集中化管理、智能化调度、模块化扩展”为核心方向,通过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场景的不断拓展,推动矿业运输体系从传统人工模式向 “无人化、智能化、绿色化” 的新一代矿山运输解决方案的加速落地。
目前,同力重工已与行业内近20 家无人驾驶技术公司达成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应用车辆总计3000余台,单车运行里程数平均超3万公里。广泛应用于煤矿、金属矿、砂石骨料等多个矿山场景,适配不同矿种的作业特性。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场景拓展,推动矿业运输体系的智能化升级。
正是凭借“整车设计+智能线控系统”的双重技术优势,TLE135在新疆矿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这些集高稳定性、强适应性、优经济性于一身的新能源智能化矿用车,不仅在国内持续领跑,更成功进入全球各地的重点矿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