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原创 同比+16.36%!内燃机市场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同比+16.36%!内燃机市场还有多少增长空间?
2025-07-05 08:53:24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2025年5月,内燃机市场喜忧参半,整机销量环比下降6.74%,同比增长12.31%,1-5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36%。这一数据背后,既折射出经济复苏的强劲动能,行业稳步前行的强大韧性,也反映出结构调整与市场波动带来的现实挑战。

增长动力:刚性需求核心驱动

当下,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内燃机制造大国,“十四五”期间年产销量稳定在8000万台左右,年产值近8000亿元,保有量突破6亿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超20万亿元。

这一庞大体量为市场韧性提供了基本盘,16.36%的累计增长绝非偶然,国民经济复苏带来的刚性需求,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细分市场看,结构性增长特征显著。数据显示,1-5月,乘用车用累计增长13.99%,持续领跑成为核心引擎,反映出国内乘用车消费市场的韧性;船用领域同比飙升20.20%,受益于水运复苏与船舶更新潮;农机用累计增长11.63%,背后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与农业现代化的双重拉动;发电机组用更以23.16%的累计增幅展现应急电源与基建需求的旺盛。

增长瓶颈:三大领域暗藏压力

尽管整体增长态势良好,但部分细分市场的疲软已显露出潜在瓶颈。

商用车工程机械复苏滞后:5月商用车用环比下降9.18%,累计同比仅增长1.05%,复苏节奏缓慢;工程机械用同比下降5.04%,虽累计微增1.55%,但终端需求尚未完全回暖。这两大领域与固定资产投资、物流运输密切相关,若后续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可能持续拖累内燃机市场增长。

新能源替代与传统市场的博弈:工程机械用、通机用5月同比分别下降5.04%、9.51%,反映出新能源装备在特定场景的替代效应已开始显现。不过数据也显示,混动车型的普及反而带动了内燃机技术升级,呈现“替代与升级并存”的格局,意味着市场增长将更多依赖技术迭代而非单纯销量扩张。

原材料与供应链波动的潜在风险:内燃机生产依赖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若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供应链不稳定,可能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进而影响产能释放与技术研发投入,间接制约行业增长潜力。

展望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16.36%的同比增长,本质是内燃机行业从“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转型的阶段性成果。未来的增长潜力,将取决于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协同度、头部企业与产业链的融合度以及国内需求与国际市场双引擎。

技术创新驱动将打开增量空间,如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高效的能量转换系统等,提升了燃气发动机自身的热效率和可靠性,使其在“双碳”目标下仍具显著的存续价值,推动着行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加速前进,未来这一细分领域的增长空间广阔。

头部企业引领将加速行业提质增长,以潍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高端动力、替代燃料等领域构筑技术壁垒,其市场策略与产品迭代方向直接影响行业增长路径,将推动行业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集中。

需求端拓展形成增长双引擎,乘用车用、船用、农机用、发电机组用等与民生相关的刚需市场抗波动能力强,构成行业增长的“稳定器”,深度渗透潜力巨大;同时,在全球经济复苏、新兴市场基建需求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内燃机在性价比、技术适应性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出口增长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可以预见,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下,内燃机不会被时代淘汰,而是将以更高效、更清洁、更多元的形态,持续支撑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在变革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