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沥青为墨、以路面为纸,共绘交通新画卷”。5月16日-17日,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期间,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第九届沥青路面论坛暨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会顺利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主办,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鸿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特别协办,湖南省公路学会、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高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部和《中国公路》杂志社共同承办,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省高速公路集团、交投集团、交控集团,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科技企业的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赵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平,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于新,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杨峰,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双碳院总工程师陈宇亮,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院院长张仰鹏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报告。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局长王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剑,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原副院长石良清,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龙传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储彤,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质量官张云,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栋梁,内蒙古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张志耕,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特级专家黄毅,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孟书涛,越秀交通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刚、美国交通科技集团张国能博士,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系主任、教授佐林,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安德烈,马来西亚公路规划特许经营者协会秘书长拉扎克·哈希姆,湖南鸿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杰等出席会议。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刘传雷主持开幕式。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湖南高速集团聚焦“绿色低碳、长寿命、智能化”目标,在沥青材料再生利用、温拌技术、智慧养护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自主研发的“高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技术”“基于北斗的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系统”“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等技术在高速公路项目中成功应用,为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目前经营管理的84条、6920公里高速公路打造了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的高品质出行体验。他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沥青路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路径,携手并进、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致辞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赵平讲话时,向与会专家及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会议协办、承办单位表达感谢。针对公路交通科技发展,他强调学会应承担以下四项任务:当好“四新技术”的推广平台;当好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支撑阵地;当好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进步成长的服务员;当好省内外科技交流的桥梁纽带。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公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赵平讲话
开幕式环节,还举行了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库入库证书颁发仪式。经专家组评议,共有81项成果进入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库,其中26项成果被列为中国公路学会重点推荐成果。此次会议上,为这26项成果申报单位颁发了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库入库“重点推荐成果”证书(26项成果名单见文后)。
颁发证书仪式后,进行了《沥青路面封层技术发展与应用白皮书》的发布仪式。该《白皮书》由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部、《中国公路》杂志社、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鸿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晶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它全面剖析了沥青路面封层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新型封层技术——沥青路面防水防裂基布黏结层技术。该技术凭借优异的防水、抗裂和黏结性能,大幅提升了道路的耐久性,延长了路面使用周期,显著降低了路面养护频率和养护成本。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刘传雷主持开幕式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栋梁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平带来主旨报告《中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他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情况,影响经济、社会运行的内外部因素,以及重点关注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形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平作主旨报告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于新带来主旨报告《长寿命目标的既有道面结构延寿关键技术》,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江苏交通控股十四五路面专项等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从既有路面性能检测与评价、延寿设计理论与方法突破,专用结构与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既有道面结构延寿提供了重要参考。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于新作主旨报告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杨峰带来主旨报告《路网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他介绍了我国路网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背景、具体要求、进展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他表示,路网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是当前行业一项重要工作,体系的建设依赖于新技术的发展,希望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到路网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中。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杨峰作主旨报告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双碳院总工程师陈宇亮带来主旨报告《双碳背景下沥青路面防水防裂基布黏结层技术》,他介绍为解决传统封层技术在防水抗裂和耐久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湖南交科院项目团队开发了新型低碳封层技术——防水防裂基布黏结层技术。该技术采用聚丙烯长丝防裂基布与热沥青结合,形成高强度、高弹性、高韧性的应力吸收层,可显著抑制反射裂缝、提升路面耐久性,为我国低碳耐久型路面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双碳院总工程师陈宇亮作主旨报告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院院长张仰鹏带来主旨报告《“北投方案”助力构建交通新质生产力》。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他介绍了北投集团作为广西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积极探索沥青路面低碳新质材料及产业,同时开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低碳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布局,为新质生产力跃迁提供了北投方案。广西北投集团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对全国其他地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院院长张仰鹏作主旨报告
此次会议,还举行了高速公路安全韧性提升与建设分会场、数字化转型升级与运营管理分会场、AI赋能养护模式创新分会场、平百”“示范”工程技术分享分会场、绿色低碳与再生新技术主题论坛、南方湿热地区道路建养新技术主题论坛、新型绿色路用材料与施工主题论坛、“一带一路”国际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论坛、智能铺装与智慧建造主题论坛。
在分会场及主题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剑,美国交通科技集团张国能博士,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江苏沿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翟锐,京雄云控(北京)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靳彦彪,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常玉涛,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时涛,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毛益佳,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孟书涛,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道路工程研究院院长胡伟杰,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勇泉,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设部部长黄智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特级专家黄毅,河南安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润新,新疆交投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星哈吐项目办高杰,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李平,同济大学钱劲松教授,广西交科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继宗,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院院长张仰鹏,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跃华,宁波天意钢桥面铺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生,湖南高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卫华,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建设管理分公司科技部部长王玉臣,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祥,河南北筑沥青发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方谦,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刘志斌,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系主任、教授佐林,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徐慧宁,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储彤,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智能建造副总工程师姚晓飞,马来西亚公路规划特许经营者协会秘书长拉扎克·哈希姆,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安德烈等50多位专家,围绕标准编制、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安全韧性提升、施工数字化管控、公路智能巡检、冷拌抗滑沥青罩面技术、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冰雪灾害道路安全技术、智能化道路施工装备、厂拌热再生、碳排放核算、高性能橡胶改性沥青、钢渣-胶粉基玻璃纤维材料、全旧料沥青路面再生、“一带一路”中外技术标准融合、海外隧道设计施工等分别做了技术分享。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剑作报告《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路面通用标准〉编制情况》
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系主任、教授佐林作报告《基于“一带一路”的国际运输道路基础互联互通》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储彤作报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路桥推动中外技术标准融合的工程实践》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祥作报告《绿色低碳公路的安徽实践与思考》
广西交科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继宗作报告《新一代高性能橡胶改性沥青: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绿色创新之路》
湖南高速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跃华作报告《绿色养护技术在湖南高速养护大修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美国交通科技集团张国能博士作报告《美国路面智能压实与智能施工研究与实践》
其中,山东高速集团举行了新一代公路智能巡检装备成果发布《鲁智巡·开创公路巡检新业态》。“鲁智巡”是国内首台成功实现集2D+3D多维视觉融合、时空高精定位技术和场景化智能识别算法为一体的公路智能巡检装备,可同步采集公路视域范围内的实景影像和3D点云,并以里程桩号为基准实现对设施、病害目标的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对安全隐患及设施病害按特征和场景进行智能分类识别、分级处理,推动巡检数据数字化、结构化,为养护管理提质增效。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成果《公路抗裂免养与病害修复创新技术》,包括抗裂免养水稳与高性能乳化沥青修复液两大创新技术:前者通过自主研发抗裂免养添加剂,突破传统工艺束缚,无需7天保水养生即达规范密实度与强度标准;后者采用渗透再生技术,精准填充沥青路面微孔隙并修复沥青膜完整性,预防早期水损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两项技术为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提供了高效、低碳解决方案。
新一代公路智能巡检装备成果发布《鲁智巡·开创公路巡检新业态》
《公路抗裂免养与病害修复创新技术》成果发布
此次会议还设有展览展示区,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鸿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展览展示。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一行还前往S204国省道浏阳经开区,参观了防水防裂基布黏结层技术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防水防裂基布黏结层技术通过在封层中引入高性能聚丙烯防裂基布,与热沥青结合,形成一层具有高弹性、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应力吸收层。相比同步碎石封层,防裂基布黏结层提升了防水性和黏结性能,还显著增强了抗裂能力,能有效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不少参会代表发现,本次会议中出现了一个特别元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标识。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公路学会作为中国科协所属科技社团,积极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公路科技工作者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贡献,激励公路科技工作者保持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4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库入库“重点推荐”成果名单
1.基于就地热再生的排水沥青路面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养护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M改性剂
——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高速高精度三维阵列探地雷达设备及检测系统
——江苏众智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4.速溶橡胶母粒-SBS复合改性沥青技术
——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
5.低碳固废新型胶凝材料稳定基层技术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6.滚扫式高速行驶清扫车
——山东东岳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7.黄河冲积粉土抗水抗裂固化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8.高速公路自能源防冰融雪相变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9.微形变直接称重系统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
——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成套技术体系
——河北交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1.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成套技术研究
——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12.桥梁后张预应力结构保护工程材料与设备成套技术
——湖北中桥科技有限公司
13.π型钢桥梁伸缩装置
——中路智造(北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14.等截面高空薄壁墩智能液压塔式顶升爬模及其施工技术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5.海上重载低净空吊装技术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16.梁柱一体化全方位喂梁智能架桥机
——山东东方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17.隧道钻爆支护台车SBV1.0及配套施工技术
——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18.隧道智能分段照明调光控制系统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19.高精度融合定位隧道智能检测装备湖
——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20.公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护栏
——山西省交通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1.公路隧道安全照明新技术:硅基金黄光LED灯具
——江西金黄光照明有限公司
22.公路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3.超导热相变散热大功率集成封装 LED 模组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4.基于鸿蒙OS的交通智联单元
——招商华驰数智交通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25.集成式交通气象监测仪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26.水性纳米瓷——砼和钢结构的新型防护涂装
——广州钛阳鸟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