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动态 淬炼独特的品牌价值 ——从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看中国品牌崛起
淬炼独特的品牌价值 ——从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看中国品牌崛起
2025-05-22 10:06:43 来源: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5月15日—18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如期举行。室内外展馆面积达30万平方米,来自尼日利亚的采购商奥卢是连续参加四届长沙工程机械展的老朋友,他手持咖啡,逛展的脚步从容淡定。

8年前,奥卢以低于国外品牌40%的价格,买下一台中国品牌的泵车,忐忑地询问卖方:出了故障怎么维修、是否在非洲设有办公室?现如今,他再不担心质量问题,而是和参展企业探讨能否把电池模块定制成耐高温的版本,还现场体验了一把智能远程操控设备。

从“质疑质量”到“定制研发”,这位非洲商人见证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品牌崛起。曾几何时,国产工程机械因缺乏品牌认知度,只能以低价争夺市场。如今,中国品牌以技术创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和全产业链布局,撕掉国外品牌“平替”标签,淬炼出独特的品牌价值,成为全球产业版图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从跟随到定义:以核心技术重塑话语权

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北登陆厅步入展馆,一台高耸入云的起重机臂架直指苍穹,犹如张开双臂在迎接观众。这台中联重科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现场展臂高度接近200米,是行业唯一可满足190米以上高度风机吊装的轮式起重机,也是风机吊装工况覆盖最广的轮式起重机。

“起重能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工况覆盖最广、作业转场最快。”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中联重科继2000吨级、2400吨级全面地起重机之后,再一次刷新全球纪录。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刷新世界纪录已成为常态。突破,始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艰难攻关。

三一重工的泵车臂架技术是典型案例。1998年,其研发团队在车间昼夜奋战,突破37米臂架泵车技术,终结了国内长臂泵车依赖进口的历史。此后,三一更以86米钢制臂架泵车刷新世界纪录,并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迪拜塔等超级工程中证明实力。

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是另一关键战场。

挖掘机灵巧地穿越障碍赛道,电动装载机以华尔兹般的舞步划出完美弧线,智能机器人切水果……本届展会上,这些看似轻松、趣味的表演背后,实则是传感技术、运动控制算法与核心零部件性能的集中检验。

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带来最新研发产品——四象限泵。“既可以当油泵,也可以当马达。”工作人员介绍,四象限泵打破了传统设备的功能局限,在起重作业中,它不仅能提供动力输出,还能在下放重物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系统,非常节约能源。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邵阳维克液压的液压泵比肩国际品牌同类产品,已应用到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多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主机厂。

这正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突破创新,逐步筑牢工程机械领域根基的缩影。在本次展会的专题活动——2025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长沙论坛上,2025全球工程机械零部件供应商100强榜发布,中国企业占据27个席位,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特别是在动力系统、液压系统、三电系统等核心配套板块,中国企业已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

驭风而行,跑出超车加速度

会走路的挖掘机,能打招呼的机器狗,重型机械的绿色化展品达到75%……相比于前三届,本届展会的智能化、绿色化成色更足。

智能化和绿色化正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机遇。这两大趋势不仅突破传统工程机械的技术边界,更以“技术+场景”的创新模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在三一集团的室内展区,大屏正在播放三一重工18号厂房内令人惊叹的生产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该工厂人均效率提升400%。“中国‘智造’加持下,我从不担心交货慢。”一位海外客商发出感叹。

工程机械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正在不断上升。相关机构预测,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爆发点,主要产品渗透率或将达到25%。

抢抓技术制高点,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加大对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的研发投入。“工程机械电动化,有一场硬仗要打。”汇川技术工程机械总裁陶劲说,正是看中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广阔蓝海,公司很舍得投入,即便在亏损情况下每年仍保持15%的研发投入占比。

新能源充电桩设备市场也繁荣了起来。“新能源充电设备,中国布局得很早,走在了国外前面。”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际营销经理余传星说,公司的电动充电桩分布在全球500多个城市,总数量超过36万个。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扎根”:中国品牌刷脸全球

5月17日,参展间隙,机智数联总经理王锦抽空给中东客户打视频电话,介绍一台设备的性能和参数。这位客户自2023年下单第一台设备后,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来“进货”,现在已下单了10多台设备。

“在中东,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工程机械设备。”王锦告诉记者,中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热火朝天,商机无限,依托中国基建和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中东国家对中国设备有天然的好感。

国内基建放缓,出海成了中国企业的共识。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528.8亿美元,同比增长8.8%,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

从出海到扎根,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之路。柳工在印度、波兰、巴西等地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海外收入占比达50%,产品覆盖170个国家;中联重科通过并购意大利CIFA、德国威尔伯特等企业,构建横跨欧亚的“两横两纵”市场格局,其履带起重机打入土耳其等高端市场。

这种深度本地化策略,使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从而不再依赖低价竞争,而是通过本地化服务、定制化产品与跨国研发,树立“高端制造”形象。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正在将“一带一路”倡议转化为市场机遇。比如三一重工、临工集团等中国品牌频频现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建项目,以“可靠”赢得客户信任。

今天的中国工程机械,早已不是国外品牌的廉价替代品。其品牌价值的核心,不仅是技术参数的超越,更是一种从“制造产品”到“塑造标准”、从“争夺市场”到“引领需求”的产业哲学。正如柳工董事长曾光安所言:“把中国企业做成世界级企业,就是我们的战略。”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 查看全部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三一始终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 查看全部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958年创立至今的60年间,柳工始终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佼佼者。从1966...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