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鲜明名片,徐工集团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都有着诸多借鉴意义。一起走进徐工,感受大国重器蓬勃发展的强劲“脉搏”,探寻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的徐工“密码”。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
来自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单增海代表,就坐在总书记对面。五年多前,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就到过徐工集团。这家源于1943年华兴铁工厂的重工企业,这些年在科技创新上铆足了劲,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
听了单增海代表汇报的新成绩单,总书记感慨:“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
5年,从1200吨到2600吨
2022年11月14日,山东昌邑柳疃50兆瓦风电项目现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徐工2600吨起重机首次完成陆上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产品总设计师李长青仰望着这个将机械臂伸向160米高空的“巨无霸”,难掩兴奋。从事超大吨位起重机自主研发多年,他见证了徐工全地面起重机在5年来的飞速进步——从1200吨、1600吨、1800吨发展到现在的2600吨。这不仅再一次刷新由徐工保持的最大吨位世界纪录,还在技术上有新突破,将为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加快自主创新,是徐工孜孜不倦的追求。特别是在总书记2017年12月视察徐工以来,徐工按照“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的殷殷嘱托,不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往前走。
目前,徐工集团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600多件、发明专利2300多件,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220多项,2次获中国专利金奖,5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
5年,从“中国有了”到“全球首创”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总书记2017年12月12日
视察徐工时所作重要讲话
世界工程机械的竞技舞台,强者如林。华山论剑,比拼的是内力、定力、耐力。
从2017年,总书记视察徐工时的全球第七,到2022年,蝉联全球前三,徐工披荆斩棘。
2018年,“神州第一挖”徐工700吨液压挖掘机研发下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德国、日本、美国后,第4个具备700吨级以上液压挖掘机研发制造能力的国家。
2020年,35吨级超大吨位装载机亮相上海宝马展,徐工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全球第三家具备35吨级超大吨位装载机生产能力的企业。
2022年,全球最大的塔机徐工XGT15000-600S研发下线,应用于多个“世界之最”的桥梁施工建设,颠覆了行业内的“不可能”和“老大难”。
……
五年间,全球最大后驱刚性矿车、全球最大旋挖钻机、首台锂电定向钻、亚洲最高云梯消防车等百余项重大装备首台套竞相迸发。
五年间,突破了液压件、传动件、履带底盘、精密工业等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
五年间,产品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波黑最大新能源发电项目、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澳洲世界级露天矿等一系列全球“超级工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品牌的身影。徐工以越来越多的“从0到1”,越来越多的“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全球首创”,不断改写着世界工程机械版图。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单增海面向国内外媒体记者,细数他眼中的五年之变。
这5年,总书记视察徐工时乘坐过的全地面起重机,通过技术升级,关键指标已达全球第一,整机国产化率也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所有零部件均为中国制造,有力补上了“中国制造没有芯”的短板。
这5年,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产品施工风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从最大100米突破到最大160米,功率从原来的2.5兆瓦突破到8.5兆瓦,全球唯一实现了陆上风机吊装工况的全面覆盖。
这5年,近千项关键核心技术、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出自徐工,来自“中国制造”……
大国重器就要顶天立地,挺起“硬脊梁”!单增海发出铿锵之言:为民族“起重”,为大国“举力”!
5年,从世界第七跃全球前三,徐工奋力攀登全球产业珠峰之路,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自立自强之路,牢记嘱托,实业报国,重器之志,声震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