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前以及疫情期间,广大中小租赁商们都发誓再也不买新车了,但看看各位的朋友圈,最近大家都在发新车,从5月份的数据看,高机也成为了工程机械里的唯一正增长的机械设备,不可否认,很多中小租赁商都在食言,与“宏蜂众”对比,中小租赁商已成为购买新机的主力军。
形成这种情况无非有以下几个因素:
“宏蜂众”购机速度放缓
宏信曾经用两年时间,将自身设备保有量扩大了5倍,目前市场放缓,造成消化不良,高层动荡,中层干部也因为上市许诺未能及时兑现,导致很多投钱的骨干怨声载道;华铁大黄蜂在疯狂两年之后,也变成强弩之末,玩不动了,只能变换花样,搞搞轻资产了;众能自从去年搞了一批星邦的设备之后,也杳无音讯,一会儿拆分、一份儿被收购,是谣言,还是确有其事,只能用时间去证明;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宏蜂众”的市场占有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是不争的事实。
主机厂对“准巨头”的市场表现不满
通冠、赫兹等准巨头,这两年迈的步子也比较大,去年新添了很多设备,这些设备去年一年可能都不用给主机厂钱,但是今年一到还款期,着急了,直接将将价格搞得断崖式下降,臂车主力机型,搞到一万以内,然而这种车型,在其他家都是一万五左右价格的,这些准巨头由于回款不及时,正在被主机厂抛弃。
中小租赁商将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主机厂刚开始的确需要巨头们来攻克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但一旦市场打开,他们发现,租赁巨头开价太高,回头算算账,我将两三成的利润让出去了,每年基本就是好几个亿,这几个亿完全可以养活几百人的业务团队,让这些团队去攻克每一个中小租赁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留客观利润,另一方面也将风险分散到很多篮子里;受国产主机厂影响,国外品牌也将中小租赁商作为今后营销重点,与国产相比,产品质量略占优势,但售后维护依然是国外品牌短板,要想增加销量,不再靠搞几个晚宴,搞几场活动了,还是需要把产品和服务搞上去,这一块,我们发现,国产品牌做的都不错。
上半年大部分主机厂都没有完成任务,下半年,随着三一的加入,高机十大主机厂(徐工、临工、鼎力、中联、三一、山河、星邦、捷尔杰、吉尼、欧厉胜)布局已初步形成,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将营销主力定位于2000多家中小租赁商这里,主机厂惯用的低首付、低利率、低总价、长账期攻下了一个有一个中小租赁商,大家看看最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发车照片,我们首先要恭喜这些中小租赁同行习题新机,但我们也要评估以下我们的自身情况,高机租赁一味地冒进,最终一旦资金链断裂,到头来血本无归,苦果只有自己去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