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安徽叉车集团力求“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1年位居国内工业车辆行业前列,跻身世界前七。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一、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有机统一
建立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党委研究决定和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明确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权责边界。利用“三重一大”决策和运行监管系统,厘清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决策程序和运行规则。在全资和绝对控股子企业实现“党建进章程”全覆盖。推深做实合力党建“四化”“五法”体系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二、推行规范董事会建设
落实党组织成员与董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制度,健全董事会工作机构,规范董事会运作。实现23家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落实4家重要子企业董事会六项职权。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完成23家子企业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委派“董监高”管理办法,构建选任、述职、评价机制,压实委派人员履职责任。
三、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完成内控体系全覆盖建设,搭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常态化监督评价体系,筑牢内部监督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大监督格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从战略、组织、运营、财务、风险等八个领域开展对标,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聚焦主责主业
着力优化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一、提升保链稳链强链补链能力
将好运搬投资、好运搬机械、好运机械三家子企业整合为好运机械一家子企业,提升管理效能。与国控集团合资成立国合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围绕工业车辆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完成了维德电源、宇锋智能等科技企业投资。开展子企业和鼎机电与央企中国诚通子企业天津力神战略合作。围绕五个“区块链接”,谋划“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项目7项,2021年完成长三角地区投资额9.78亿元。
二、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能力
2021年研发投入8.2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36%。主持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及团体类标准8项;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54项。5个项目入选省国资委“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1个项目列入省经信厅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揭榜目录”,工业车辆高端传动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项目;“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列入省发改委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2022年度支持项目,“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合力FICS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重点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在国家发改委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安徽省智能工业车辆产业创新中心获省发改委批建。
三、提升做强做优做大主业能力
全力推进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目前已完成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职工医院移交工作,建立健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率100%。
引入市场机制
着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推进干部人才队伍“五体系一梯队”建设,实施“双星双石”计划,建立“墩苗育苗”机制,加大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完善竞争上岗制度,扩大对急需专业性人才选人用人范围,面向社会招聘8名管理人员。强化干部考核评价及结果应用,2020年以来,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18人。深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39家子企业的96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二、完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推动员工能进能出
建立健全校招、社招、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体系,实施比贤择优、竞聘上岗,新进员工100%实行公开招聘。依法推进用工管理,格式化规范化劳动合同文本,推进劳动合同管理信息化,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实行“计分制+表决制”评价,体现以业绩为导向的量化式骨干评价评聘模式,严格执行3%下调比例要求,开展全员绩效考核。
三、优化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推动收入能增能减
建立以效益和效率为主要依据的工资总额核准机制、以岗位和绩效为核心要素的薪酬管理机制,推动薪酬分配向基层一线、关键岗位和研发人员倾斜,健全差异化薪酬体系,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在子企业上海科技开展“科改示范行动”综合改革,实施超额利润岗位分红激励。
下一步,叉车集团将严格按照省国资委要求,深入开展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百日攻坚,全力以赴确保改革任务全面收官,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