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寒食,大家首先会想到著名的《寒食帖》吧?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因文字狱被贬谪至黄州(今湖北黄冈)时的大作。
然而,寒食所指为何,却未必有那么多人了解了。
“你所不知道的寒食节”
其实,寒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已经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寒食节的日期,最早是夏历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前两天。寒食节期间,家家禁火三天,也就是不能烧火煮饭,只能吃现有的食物,食物未加热当然是冷的了,故名寒食。
寒食节最早起源于先秦的禁火风俗和西周的禁火制度。先秦时人们发现仲春季节多山火,山火引起的火灾是当时最严重的灾难之一,人们敬畏火神,要将保存的火种熄灭,祭祀天神和火神。这应该是寒食节最早的起源吧。而关于寒食节来历人们更愿意相信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受迫害流落在外时,臣子介子推始终不离不弃,并在危难时“割股啖主”。后来重耳继位成为晋文公,介子推却主动归隐绵山(注:今山西晋中市绵山风景名胜区)。晋文公派人寻找他,介子推始终不出,于是就命令烧山要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坚持不下山,和母亲双双被烧死在山上。晋文公感念其忠臣气节,为表纪念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全民祭奠。在祭奠介子推的风俗中,人们逐渐发展为祭祀自己的先祖。
由此,寒食节的重要活动是冷食、祭祖,以及来源于上巳节*的踏青。(*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清明有趣小风俗”
而清明起初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寒食和清明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春日改火。寒食禁火,不仅仅是不烧火做饭了,而是要把所有的旧火种都熄灭。到了清明节,再钻木取火得到新火种,谓之“改火”,也意寓着万象更新。因此,“改火”是清明的重要仪式。
唐代以后,寒食节逐渐式微,而寒食和清明紧邻,慢慢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节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也逐渐融入清明,扫墓踏青成了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和仪式。到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也鲜有人提到寒食节了。
西汉《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应是清明这一节气名的来历。何为清明风,东南风也,是和暖之风。当此时节,万物生长,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
“小身材大作用—小松迷你挖”
理清了寒食和清明的关系,再来说说清明和PC01又有什么关系呢?
您是不是认为挖掘机只在土木和建筑业才有用武之地?小松迷你挖掘机虽然体积不大,但在很多地方也能大展拳脚,PC01是小松的一款在日本生产的超迷你型挖掘机,相当于一台摩托车大小,适用于园艺、植树、农业生产等各种工况。
人们在植树或栽种农作物时,有了它,可以解放双手,大大提高效率,特别是比较大的设备无法作业的环境,更能大显身手,为提高作业效率贡献着一份特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