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新型登高作业设备,主要为满足高空作业而生,并作为传统脚手架等高空作业设备的替代产品。根据底盘是否自带行驶动力,高空作业平台可分为自行走式(配备内燃机或电动机,具有行驶能力)、移动式(不具有行驶能力,需靠外力辅助移动)和固定式三种。高空作业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仓储物流、船舶制造、机场、物业管理、飞机制造、钢架构安装、室内外装修、建筑物幕墙清洗、车站、大型展馆等领域,其中,建筑施工领域对行业发展影响最大,行业发展与建筑投资具有较高一致性。
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船舶制造等领域的高空作业,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其产品选择的主要考量因素。
安全性: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高空作业仍以使用传统脚手架为主,在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是最大主因(15 年占比高达53.20%),相较传统脚手架,高空作业平台可有效保障高空作业安全、降低安全事故。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英、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脚手架禁用政策,从而将伤亡事故率降低了80%多,高空作业车租赁施工法已经成为这些发达国家的主流施工方法。
经济性:高空作业平台配备人工更少、工作效率倍增,相对脚手架而言经济优势更加突出。根据实务中的相关统计,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高空作业平台成本递减,脚手架成本递增。目前国内厂房高度逐渐向国外靠拢,由9 米升至11~13 米。另一方面,伴随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也将随之显著增加。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高空作业平台的节省人力成本的优势将更大。总体而言,相较传统登高作业设备而言,高空作业平台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更具优势, 能够更好满足终端客户的核心需求,从而使其成为传统高空作业设备的良好替代产品, 未来替代空间广阔。就高空作业平台产业链而言,设备制造商、中间租赁商/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是三个最主要的环节,其中,由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供给由租赁主导,由此,中间租赁商/经销商在产业链生态中居于关键环节,对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国外发展经验来看,欧美发达国家高空作业平台100%用于租赁,租赁商是欧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重要参与者,施工设备60%~70%由租赁公司采购,从而使得租赁公司具备较高的渠道控制能力。产品市场结构来看,剪叉式产品在国外租赁市场中占比最大,高端臂式次之,13 年北美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中,剪叉式、直臂式、曲臂式占比分别为54%、26%、13%。国内市场保有量、需求量与国外差距明显。近年来,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保有量增长迅速,但对比国外,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2015 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存量约2 万台,美国、欧洲十国和日本的存量水平分别为53 万台、24 万台、10 万台,与美国相差近26 倍,仅与香港和新加坡水平相当。
同时,从需求量来看,尽管较国内早期的起步阶段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2013 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需求(内销量+进口量)尚不足万台,而同期美国的设备年需求量约为13 万台。
潜在空间巨大,保有量有望超48 万台。由于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应用于下游建筑施工领域,在此,我们从建筑业行业增加值维度来对行业空间进行衡量,计算公式为:普及率(亿元/台)=15 年各国(地区)建筑业增加值/各国(地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测算结果来看:15 年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每台高空作业平台所产生的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为0.08 亿元、0.17 亿元、0.09 亿元和0.08 亿元,而同期中国每台高空作业平台所产生的建筑业增加值为2.32 亿元。由此可知,我国高空作业平台普及率与国外差距明显,与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分别相差28 倍、14 倍、26 倍和30 倍,平均值为24 倍;我国当前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仅2 万台,高空作业平台普及率为2.32 亿元/台,对标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水平,我国高空作业平台潜在保有量空间分别为55.13 万台、27 万台、52.38 万台和59.20 万台,平均值为48.21 万台。综合来看,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增长空间有望达24 倍左右,潜在保有量超48 万台。“机器换人+租赁市场”双轮驱动,行业迎来加速成长期。我国高空作业平台潜在增长空间巨大,但就发展阶段而言,行业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从行业自身运行逻辑来看, 安全、经济为核心因素,而租赁则是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人口红利消失,机器换人大势所趋。1)随着人口红利消失,建筑业用工荒逐渐袭来,愿意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农民工逐步减少,同时农民工老龄化速度加快,近年来,在工地上从事一线施工工作的30 岁以下的年轻农民工已经很少,多数都是年龄在50 岁以上的“老年”农民工;2)此外,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另一结果便是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高空作业平台作业效率高、节省人工的经济优势愈发凸显,终端客户使用高空作业平台替代传统人工的动机逐渐增强,有助于推动高空作业平台渗透率提升。租赁市场迎来爆发,产业链中枢逐步打通。租赁在高空作业平台产业链中居于关键环节,对于推动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步入加速成长生命周期至关重要:1)据IPAF 发布的租赁市场报告显示,2013 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规模约6000 余台, 同比增速超20%,2014 年这一数字增至约9000 台,行业高速增长并实现数量规模上的大跃进;2)据《工程机械与维修》中披露数据,2011 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商仅有十多家,但近年来呈现迅猛增长态势,2013 年租赁商约60 家左右, 2015 年已超过150 家。总的来说,在人口红利消失、高空作业平台安全经济比较优势凸显,叠加租赁行业蓬勃发展双重因素撬动下,我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已进入快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