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基建
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2021-10-25 来源:港口装卸机械

10月15日,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现场一片欢腾,“2+2”码头所有泊位主体工程全线完工。自去年6月29日正式开工以来,400多个日日夜夜,起步港区建设者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曾经的图纸已跃然于现实中,吕四港正在向年底起航“百米冲刺”。

破除万难“上发条”

这一年,30岁的中交四航局“2+2”码头B标段项目书记梅刘军长出了不少白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每天工地和营地“两点一线”,一直想解决个人问题的他,因为长时间“宅”在吕四,愿望变成了“奢望”。

去年4月,梅刘军来到吕四“安营扎寨”。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吕四2+2码头B标段建设内容包括2个十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岸线长556米,宽42米,码头与陆域由3座长24米引桥相连接。此前,类似规模的港口建设周期一般在30个月,而吕四港作业区的合同工期缩短了一半,且又受疫情影响。“我们恨不得把时间细化到小时。”梅刘军掰着手指头说。

工期紧、任务重,启东的天气还让人有些“抓狂”。1月的吕四港口,海风刺骨,这种钻进骨子的湿冷让人都不想伸出双手。B标段402名一线施工人员日夜赶工,很多人的双手和双耳布满了冻疮,在海边寒风的肆虐下,有的甚至开裂出血。

吕四作业区项目的高强度和高难度,也是让梅刘军始料未及。白天作业时还好,夜晚作业时,需要扎钢筋作业的码头基座底部与水面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气温有时低至零下七八度。海风刺骨,工人要在错综复杂的水泥桩中,完成绑扎钢筋等工序,每次作业完时全身都已冻僵。

来吕四一年,梅刘军除了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外,还需关注潮汐时段。“海上打桩需要潮水的配合。”潮汐在海上沉桩作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涨潮时打桩船入海,退潮时测量桩体外露长度,从而判断桩是否打牢靠。“无论什么时间段,只要有潮,我们就有人作业。”为了按时完工,梅刘军也是铆足了劲。

大压力成就大动力。为了能按时完成工程节点施工,“大多数人开工后就没有休过假。现场施工人员最多时10分钟达到120人,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多达120多台,跑步进工场,进场就抢工。”梅刘军这样描述他们的工作状态。

唱响工程“最强音”

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自开工以来,就备受南通市、江苏省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来到施工现场调研,对项目的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予以高度肯定。

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2+2”码头A标段8#-9#泊位码头全长812米,纵深620米,包括前平台42米和后平台24米。不同于B标段只有海上沉桩,A标段不仅有272根海上PHC管沉桩,还有272根陆地沉桩。“陆地沉桩需要3段焊接,打1根桩要2个多小时。”中交二航局“2+2”码头A标段项目书记王一军介绍。

用传统方法,即使一天24小时不间断打桩,也只能打12根桩,还不包括焊接部分返工等问题。于是,A标段项目部动用了国内最先进全回转打桩船“海力801”,“本来每天只能打五六根,‘801’能打16根。”“海力801”还自带GPS和可视化打桩软件,“这样能保证每根桩都是笔直的,不会打偏。”王一军对于打桩环节印象深刻:“沉桩是后平台建设的关键,而后平台建设的质量和进度直接关系到其他工程能否顺利展开。”

在引用先进技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同时,“时刻调度”“24小时督战”成了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常态”。大到统筹工作,小到捆扎每一根钢筋,都有技术人员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工期没有给我们预留返工的时间,我们必须一次到位,一次成优。”王一军说,A标段建立了10多个工作微信群,只要发现任何环节出了问题,直接落实到人,不到10分钟准能迅速到场解决。

弹奏创新“协奏曲”

在“2+2”码头现场,每天有1200多名工人施工作业,工程施工使用的大型设备多达上百台套。工程涉及众多跨专业技术,如水利、市政、机电、通讯工程等在项目现场都能看到。对于这样的特殊现象,央视新闻频道曾详细介绍了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工程施工情况,时长5分钟。

时间紧、任务重,咋办?“2+2”码头工程探索了一种超常规的工作模式,让所有阶段的施工队伍同时进场、同时作业,将“流水施工”变为“平行施工”。

梅刘军指着已经封顶的“2+2”码头综合楼主体工程,喜溢眉梢。据介绍,建设这一栋建筑时,同时作业的有3个工种的施工队伍,这面墙体刚砌完,那面墙体的抹灰工作就已经基本结束,室外装修也同步进行。

本来有先后次序的作业变为同步作业,无形之中加大了施工难度,让工序更加复杂。为避免出现“窝工”现象,项目进度计划表由最初的月计划细化到日计划,每天都会把第二天要进行的工作进行统筹。甚至,每一个楼梯、每一面墙的进展情况都详细登记,然后进行有序分工。“这种施工方式,能将施工效率提升30%。”通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华杰说。

走进“2+2”码头项目现场,远远就能看到一个钢筋加工智能配送中心,这个占地4480平方米的“大家伙”,可年承担钢筋加工量8100吨,钢筋原材料储存峰值为300吨,日加工钢筋强度为60吨。

按照原来的生产工艺,钢筋材料生产整套流程需18~22名技术工人,现在由智能生产线显“神奇”。根据设定程序自动生产,配合收箍机器人进行抓取、摆放、码垛,只需3~4名辅助人员,仅人工成本即可节省200多万元。原先一个班次生产成品约2吨,现在一个班次生产成品逾20吨,钢筋损耗也由原先工艺的5%,下降至3~4%,可节约成本约60万元。目前,钢筋加工配送中心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眼下,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码头建成后将具备“公铁水、江海河”通达的集疏运条件,全面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将推动吕四港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上海北翼临港产业基地,重要的港口物流中心和汽车及零配件物流基地”,对推动江苏沿海开发、带动长江经济带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