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红利减退和人力成本上升,高空作业中费时费力的传统脚手架模式呈现出被高空作业平台替代的趋势,高空作业平台的价值迅速得到市场认可。此外,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安全意识的增强以及高空作业平台发展红利的持续,以及船舶制造、市政建设领域都能够看到高空作业平台的身影。近年来,高空作业平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行业集中度高,马太效应凸显
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行业内部的竞争急速加剧。在制造商和租赁商两个层面形成了鲜明的竞争格局。
在制造商层面,当前国内形成了以中联重科、徐工、临工重机、浙江鼎力、星邦智能等5家国产品牌,以及捷尔杰、吉尼等2家外资品牌为主的竞争格局,这几家头部企业以各自的优势和不同的经营策略牢牢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
在租赁商层面,市场良好的发展形势和广阔的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涌入,新增租赁企业不断增多,并形成了以宏信建发、众能联合、华铁大黄蜂为主的竞争格局,同时三家头部租赁商掌握了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行业的绝大部分话语权。
租赁价格回暖,前景较为乐观
由于头部租赁商“价格战”的影响,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的形势一度恶化。根据部分制造商和租赁商的反馈,2021年以来,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价格已经开始回升。
租赁价格回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价格战”对头部租赁企业自身也是一种损失,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价格战”势必不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因此,一些头部租赁商也放缓了“价格战”的脚步;二是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扩大导致需求的增加,从而抬升了租赁价格。
中小企业的生存智慧
受头部租赁商的“价格战”影响最大的便是广大中小租赁企业,甚至有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因此退出市场。但从不断增长的企业数量来看,中小租赁商也有他们自己的生存之道,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与大租赁商的差异化经营,尽量避免业务和目标客户的重叠;二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将服务做到极致。
除此之外,还拓展了设备的“零租”业务,即按天租赁的形式。比如月租1万元的14米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零租价格为800元一天。零租业务算下来,仅需十几天就可以达到月租的收益,可以说是双方有利。
中小租赁商的灵活经营方式和更低运营成本,在发展和维护中小客户层面有着更大的优势,这也是中小租赁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