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九高速公路是九江通往南昌的一条重要通道,彼时的昌九高速改造工程,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现场,有一个人正对安装吊运工作进行全面把控,他就是黄益民。
2009年,黄益民正式进入吊装行业:“我在上海二手车市场花18万元买了一台16吨的吊车,那时候都昌只有我一家搞吊装,当时我随便接一个活就是一两千,效益好,基本上我每一年都在买新车。一直维持到2014年,一家接一家的都蹦出来了,市场竞争就大了。”
直到2017年,当地旧桥改造的政策正式发布,黄益民瞅准了这是一个新机会,便立马买了一台80吨的吊车,专门用来架桥。
“吊车不光是用来挣钱的,还可以衡量你有没有挑战生活的勇气。别人胆子大的挣多少花多少,我这是挣一万得花十万来投资。风险是大,但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只能停在原地。”
今年是黄益民入行的第十二年,现在的他已经让架桥成了他的专业。尽管大大小小的桥梁吊过不少,但这一次施工黄益民尤为紧张。这段从九江到南昌的高速在城中间,背靠九江学院和居民楼,现在要改造成快速路,将原本的旧桥全部换成新桥,加宽、加牢。
“我最紧张的就是安全问题,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施工下面一定不能站人,怕有安全隐患。但主干道上,不能长时间封路,梁一到马上合力抬上去。每一次将梁吊好,我才敢松一口气。”从桥梁的起吊、吊运、摆放到脱钩安装,每个环节黄益民都全程参与。在工人们各司其职的时候,只有黄益民始终在眼看六路耳听八方,统揽全局。
“我觉得做吊装还是要敢于挑战,走在别人前面,现在中小吨位竞争激烈,大吨位提高了门槛。你看在外面施工的450吨,是江西的第三台。我一提车,就成了吊装圈的香饽饽,好多地方都联系我排活。”
目前,黄益民承包了九江地区的三个梁场,从出方案到现场执行实现了一步到位。在吊装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他走出了老家都昌县,现在业务遍布各地。他一直坚持:“每年都要有新的小目标,永远都不能满足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