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万众瞩目。八方来客,如约而至。
近日,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 2021 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简称“西洽会”)于 5 月 20 日至 23 日在重庆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国际陆海新通道:绘就‘一带一路’工笔画”,共有40余个国家(地区)、26个省区市、1个特别行政区、6个副省级城市、37家领事机构、超过4100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
图源:重庆发布
据悉,本届盛会共签约项目 359 个,签约总额3578.2 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项目 102 个,金额 2285 亿元,涵盖了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 20 余个领域;场外签约项目 257 个,金额 1293.2 亿元。
此外,西洽会共设置 8 个主题展馆、面积 11 万平方米,同步设置线上展厅,全方位立体展示了西部地区开放合作新成效。其中,参展的企业里面,建筑央企就齐聚了 6 家: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安能建设,还分别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重大项目签约丨图源:中国能建
1.中国铁建
5 月 20 日,重庆市主要领导会见了中国铁建掌门人庄尚标,在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李宁代表中国铁建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中国铁建与北碚区政府,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与梁平区政府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西洽会期间,庄尚标还分别会见了重庆市交通局、江北区、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市高速集团主要领导。
庄尚标会见重庆市副市长陆克华丨图源:中国铁建
中国铁建方表示愿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参与重庆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项目,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中国中铁
本届西洽会展览总面积 11 万平方米,共设置了 8 大主题展馆。中国中铁展区位于 N3 国际馆央企展示区 N3-4 展位,占地面积 500 平方米,由中铁开投代表中国中铁参展。
图源:中国中铁
参加西洽会在渝期间,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分别与重庆市副市长陆克华、郑向东举行会谈,就继续深入落实中国中铁与重庆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全面助力重庆市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重要共识。此外,陈云还分别会见了重庆市武隆区、重庆高速集团、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主要领导,就相关事宜进行洽谈。
中国中铁方表示,将就城市品质提升、投融资模式创新、新兴产业拓展、规划设计等方面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继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参与重庆市“十四五”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投资建设。
3.中国电建
西洽会期间,中国电建与重庆高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柯胜金陪同丁焰章出席、见证签约仪式,并与重庆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雪驻足交流。
图源:中国电建
中国电建对重庆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在渝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重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综合开发、新能源资源开发等,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中国交建
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海怀受邀出席第三届西洽会,在渝期间,王海怀会见了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高速公路集团、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等单位领导。
王海怀表示,重庆是中交集团持续深耕的重要区域和市场,中交集团愿紧跟重庆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在大交通、大城市领域优势,投入更多资源,持续深化合作,为重庆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多年来,中交集团扎根重庆,深度参与重庆基础设施建设,在渝公路总投资超过 1000 亿元,总里程超过 800 公里,位居在渝央企前列。尤其是在第二届西洽会期间,中交集团签订意向合同金额达 2000 多亿元,成为建筑央企杰出代表。
5.中国能建
本届西洽会设有国际馆、区域合作馆、重庆馆、名企馆等 8 大展馆。中国能建展馆位于名企馆 14 号,占地面积 364 平方米,通过造型别致的灯箱展板和多媒体设备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聚焦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大力实施一个愿景、四个前列、六个一流的“146”战略,在能源电力、水利水务、市政工程、生态环保、交通、民爆、水泥等板块取得的突出业绩。
图源:中国能建
活动期间,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春利会见了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黄宗华,双方围绕西南区域深层次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5.中国安能建设
中国安能展区主要利用灯箱图文、VR 体验、实物展示、转角视频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品牌形象、应急救援装备,抢险救援技战法,和转企后积极投入西部大开发、长江大保护、成渝经济圈建设成果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等内容进行展示。
图源:中国安能三局
为期 4 天的西洽会上,中国安能三局与重庆市高新区签约区域总部项目一个。展会期间,中国安能三局重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晓鹏采访中表示:下一步将发挥自身在应急救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积极投入项目建设,打造应急产业基地,为国家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
西洽会举办到第三届,正悄然发生一些新变化。
山城的独特风貌,让重庆人形成了一种“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性格,拥有了一个适合创新的环境。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重庆正面临的一个新发展机遇。展望重庆所处的位置,不仅仅是区位,还有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重庆所扮演的角色。在中国经济的未来版图中,重庆占据着重要角色。
此次签约的一大亮点,是“大企业看好西部”——签约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2.4亿元,其中惠科显示模组生产线等17个项目投资额超过50亿元;项目投资方大量来自于大型央企、世界500强外企和知名民企。另一个亮点,是科技含量高。签约项目聚焦实体经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物流、康养大健康等领域。此外,清洁能源领域也成为投资的热点,共有11个项目签约,合同投资额344亿元。这也是重庆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探索绿色发展新途径的体现。
紧扣产业发展与时代脉搏,西洽会的“半径”不断延伸、拓展,这也折射出重庆经济转型的方向与澎湃动力。西洽会,正搭建起重庆与西部、与世界沟通的平台。
一场展现西部地区发展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的盛会已落幕,但新的合作正在开启。正如嘉宾们所说:“在重庆,看西部,未来可期。”而建筑央企们也应该进一步发挥央企平台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与重庆当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加强合作,推动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