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干练的短发、和蔼清瘦的面庞、灰色工装、蓝色仔裤、一双厚胶底鞋,这是中大机械董事长綦开隆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的样子。我知道,这是他多年来始终如一的经典形象,无论是在热火朝天的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现场,还是在隆重的颁奖典礼现场;无论是在欢庆的工程签约仪式上,还是在屏气凝神的商务谈判桌前,他都是这身打扮,以至于获得了“工装老总”的雅号。
綦开隆对本报记者表示,穿工装和厚胶底鞋可以让他随时深入施工现场,与一线工人打成一片,获取宝贵的一手信息反馈。这番话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专家,他经常衣着打扮像地道的老农一样,行走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稻长势,获得一手实验数据。随着采访深入和綦开隆了解加深,我愈发感到,綦开隆虽然和袁隆平从事的行业相距甚远,但有诸多神似之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綦开隆就是摊铺机界的“袁隆平”。
自强不息
袁隆平是老一代科学家奋斗自强的代表。他早年饱尝颠沛之苦,逆境中,坚持求学。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湘西的一所农校的教师起步,一路成长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1952年,綦开隆出生在山东莱州的一个小乡村,作为家中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备受家人宠爱,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是他童年时代的记忆是美好的。1969年,綦开隆光荣入伍,成为一名特种兵,人生迎来重大机遇。他珍惜在部队学习锻炼的机会,尽管在“文革”年代,綦开隆还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转行到部队财务部门后,他进修学习了专业财务知识。1982年,他复转到西安一家国有企业做财务工作。他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硬是“啃”下了微积分等难度极高的课程,迅速拿下电大文凭。凭着过硬的专业能力,他一路升至大型国企总会计师,参与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
1997年,綦开隆与几位志同道合者创立中大机械,毅然踏上自主研发征程。从自主研制出第一台压路机、第一台道路摊铺机,到实现对国外同行的超越,从参建3万多公里国内高速公路到进入巴基斯坦、蒙古国等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綦开隆带领“中大”一路向前挺进。今年,他已66岁,但精力充沛、斗志昂扬。
创新无涯
袁隆平作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致力于培育水稻优良品种,提高产量,他也因此被尊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故事和精神为人们所熟知和称道。
綦开隆作为中国自主道路机械的先驱,带领团队默默耕耘、努力奋斗20多年,专心致志、一门心思推动中国自主道路机械特别是摊铺机的创新发展,“用最好的设备,铺最美的路面”。为此,他夙兴夜寐、精益求精,带领团队实现物料强制二次搅拌、多级可折叠等一系列技术突破,把摊铺机的单幅摊铺宽度从13米拓展到16米、18米、20米,直至23.6米,成为在摊铺机这个专业领域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赢得了“中国自主摊铺机之父”的美誉。
价值崇高
袁隆平注重开发水稻优良品种的商业价值,参与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并助力其发展成为现代种业龙头企业。高产杂交水稻被很多国家引进种植,为消除饥饿、增加人类福祉做出了卓越贡献,
綦开隆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带领“中大”从进口贸易做起,之后转型到自主道路机械研制销售和租赁等,不仅实现了主营业务的华丽转身,而且大幅提升了品牌价值和利润率,企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他指挥若定、身先士卒,一路攻坚克难,把“中大”打造成一张“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
綦开隆带领“中大”为治理高速公路病害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成本,而且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适度,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綦开隆和袁隆平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对艺术审美的不懈追求。在袁隆平的科研生涯中,小提琴一直伴随着他,无论是在闲暇还是在科研的忙碌中,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水稻田,他时常信手拉上一曲,在音乐之美中陶醉一番。
綦开隆的艺术兴趣十分广泛。除了对书法颇有研究之外,他还醉心于瓷器鉴赏、红木家具收藏和园林园艺等。据介绍,他早年蓄须留发,俨然是艺术感十足的美髯公。朋友常戏言他是被摊铺机“耽误”的艺术家。(记者 张保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