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筑机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直至领军市场。其中不乏一批敢于为之付出并走在市场前沿的领军人物,他们铸就了中国筑机的传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一心投身筑机事业,并在时代变革中勇于蜕变?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中国交通报社(中国交通报、中国交通新闻网等媒体平台)与中大机械网共同携手业内高端企业,带您寻找“中国筑机”时代涌现出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和励志人生,为行业揭幕那些“中国筑机”领军者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我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传奇人物和事件,从汉唐盛世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次历史变革与社会蜕变,无论哪个时期,交通都是朝代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丝绸之路到八方通达的公路,由简单的体力铺筑向机械化施工延伸,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将不同的地域连接、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我国的任意角落,公路就如同被打通的血脉,延伸在幅员辽阔、色彩绚烂的大地上,堪称奇迹。
然而,在奇迹背后,有着一群智慧超群而性格倔强的公路人,他们放眼世界,执着今朝。将无悔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当崭新、高质的公路遍布于祖国的各个角落时,我们应永远铭记那些为中华公路崛起而付出全部心血的公路人。
整洁的厂区,高大的厂房,技术楼层的办公室区明亮、整洁,员工有条不紊的工作着。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方庆熙的办公室就在这里。
走进方庆熙的办公室,一种特有的、福建特产铁观音的香气弥漫于此,这是一种不喜浮华的精神,就如同南方路机特有的符号,和方庆熙的名字一起,早已被公路领域所熟知。
眼前这位发染白霜,精神奕奕,眼中充满对公路事业炽爱的企业家就是方庆熙,他是南方路机创始人,也是我国移动式厂拌设备和煤粉燃烧器的创始人。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如何被拥有世界最高荣誉的沥办站的企业视为座上宾,并执手前行呢?
其实,记者已不是第一次与方庆熙接触,但要说起他如何走入筑机领域,却要以时光倒转方式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方庆熙时任福建公路机械厂总经理,当时他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光辉年华,而我国公路正处于初期的蹒跚学步阶段,公路炼就沥青的唯一技术就是将一口大锅用柴火加热把石子脱去水汽后添加沥青进行熬制,再用畜力车拉到要铺设的路段,当时称作“油渣路”,这在急于解决温饱的年代已是做好的做法。
作为国有机械厂的厂长,方庆熙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种施工条件解决。那么,如何解决?作为管理干部并着迷于技术的他,在脑海里整个过程机械化勾勒出模糊画面,不断地琢磨着。他相信,这个流程一定是可以通过机械技术完成的,他坚信这一点。
--创新--,经过不断的考量和查证,一种大胆的设想让当时那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带领着技术人员开始了创新攻关。然而,创新在当时的年代也是很困难的事情,阻碍面前,方庆熙仍旧坚持自己的梦想。从研发到实践,方庆熙可谓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第一批公路建设的队伍里逆浪前行,最终发明了煤粉燃烧器,并在《公路》杂志全国的第一次论文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随着产品走向商品化,方庆熙和他的工厂迎来了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公路发展较快地区的多方订单,率先带领职工奔上小康。时至今日,煤粉燃烧这项技术仍在很多地区盛行。
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梳理行业杰出人物的时候,方庆熙也不负众望地被评为解放以来初期贡献最大的优秀个人。
为求更好发展,让企业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引进人才是当务之急,当时作为国企厂长的方庆熙做了一个“逆常规”的决定,将一些人员停职留薪,保留中坚力量。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来自各方的压力与误解如影随行,方庆熙最终选择离开公路机械厂。结束了国企20余年的从业生涯。但是,方庆熙在国企的发明并没有因自己离开而带走,从此一切归零,只身走出国企舞台。
回想那时,方庆熙洒脱地评论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自己:什么胸怀也都能吃得下,没有对错,只有不放弃。
说到此,还是能看到方庆熙凝重的目光中充盈着泪水,这是一种非亲身经历所不能感受的不舍。正如方庆熙所讲,人生其实就是那关键的两步,寻找到突破口,自己多年的学习和积淀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做未来的产品”,这就是方庆熙给自己最好的定位。看到当时高速公路的稳定土都是路拌,工程完工后无法迁移,造成极大资源浪费。与之对比,厂拌设备太笨重,当时则被认为是多余的。方庆熙坚信,厂拌设备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他找到了行业内极具见解的几位客户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一致赞同,这也让方庆熙更为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也因此而确信:中国的厂拌设备一定会做起来。
但做实业往往没那么简单,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何才能将厂拌设备打入施工一线,用户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上个世纪90年代,山东省的高速公路普及状态在我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其中最为突出的则是青岛,南方路机的第一台厂拌设备就是应青岛公路局要求而设计完成的。为建造第一台厂拌设备,方庆熙在当时可谓是“陷入”了四处借钱的窘境,好不容易筹集20余万启动资金,才将设备于春节前两三个月制造完毕并运往青岛,本想着回款后给工人结工资过新年,然后事实并不随人愿,这趟买卖,方庆熙几乎是分文未归,还赔上了来回的运费。
高额的借债,空前的打击,让方庆熙这样一位钢铁般的男人一度陷入绝望。但他仍然坚信,这条路是可以走得通的。毕竟这趟山东之行还是从工地上总结了很多经验,他重新振作,对设备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移动厂拌设备。有了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方庆熙的移动厂拌设备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该产品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同时,方庆熙将移动用于动混凝土搅拌设备,到如今已经成为了出口的主导产品。谈及此处,方庆熙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似乎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他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当时的痛,刻骨铭心。
从创业到今天,方庆熙带领南方路机走过工程机械市场的夏天与冬天,有一个信念和一种坚守一直保存在内心,这也是南方路机人的信念:做专、做精、不断创新。
善于学习,热衷专研的方庆熙,如今依然保持本色,办公室里的各种奖状及重重叠叠的书籍,尽收眼底。知识让这位执着的企业家无畏风浪。在市场浪潮中面对零首付的竞争对手,南方路机仍然保留自己行事风格;面对竞争对手在厂区外的招工及隐秘商谈,方庆熙仍以宽宏的语气展示一位行业领袖人物的宽容。
方庆熙表示,南方路机绝不会去任何公司去“挖人”,这是他的做事标准,作为公司创始人,他更能知道好的技术人员和忠诚的员工对他更意味着什么。因此,方庆熙对每一位员工都给予最大的信任。他认为,每一位员工都是南方路机的脊梁。
上世纪末,随着国家对路网建设的重视,公路行业迎来了第一次高峰,让很多国外企业看中了中国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纷纷到中国建厂,挖掘大量人才。无疑是对刚刚起步的中国企业加上了一份沉重的枷锁。面对这种局面,方庆熙自豪地讲到,南方路机的产品一直与国外高端产品齐头并进。在创业四年后,方庆熙就寻找国外高端设备企业合作,聘请国外工程师到南方路机工作。并邀请同行业企业进厂参观,共谋突破。方庆熙坚持这样认为:一个民族的共识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国外的竞争对手,方庆熙也赢得了世界百年顶级企业的尊重,这家企业邀请方庆熙和工程师去自己位于国外的工厂参观,并将一切技术展示于南方路机人面前。看到记者惊诧的眼光,方庆熙笑道:“这就是英雄惜英雄!”
面对纷繁的筑机市场,南方路机从无到有,经历了自主研发到引进学习,工程机械的发展,也标志着强硬的民族技术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作为实业报国的中坚力量,方庆熙坚定地对记者说:“同台竞技,心态放平和,我们要赶超对手,需要时间。国外的工程机械发展的早,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要面对现实,要了解时代背景及文化,历史背景。我们要反思,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脊梁将更加挺拔。”
据了解,根据国家公路发展规划,在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仍然处于平稳发展的势头。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商机,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呢?对南方路机来说,战略已经非常清晰,就是做产品的市场空间。南方路机目前的三种产品:水泥搅拌、沥青搅拌,干混砂浆搅拌、厂拌技术已非常成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南方路机干混搅拌设备代表亚洲去参加在印度举行的高峰论坛,方庆熙骄傲地告诉记者,南方路机是我国唯一一家代表中国参加的此次会议的制造商。会上,南方路机得到了世界各地客户给予的更多关注。高效、高端的产品吸引很多国外客户找上门来。
放眼国际,方庆熙坚信,做市场想要的东西,以顶级对手为对标,市场就不会萎缩。企业有本土优势,“主场”都做不到第一,就不要去“客场”,那样会被赶出来。方庆熙更加坚信将来的第一必定会在中国。在“主场”优势的情况下,一定会培养出一个“巨无霸”来。最后,方庆熙向记者透露,南方路机在技术上会转向互联网操作,将碎片化转向网格化。即:前方合同思路进来——方案——设计——车间——采购部,打造网格化服务,虽然造价昂贵,但这也必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技术和深度的提高空间,是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