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登央视《微9》无人码头专题纪录片
11月3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微9》栏目以《变化中的精彩——无人码头》为题,用纪录片的形式详细讲述了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集装箱船靠泊到装卸完船的每一步作业流程,真实再现了42.9自然箱/小时,这一自动化码头世界效率的诞生过程。一次次创新,一次次突破,这座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完美的数据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强大力量,并不断为全球全自动化码头研发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2017年5月,标志着当今世界最先进、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成功投产,实现了全自动化码头从概念设计到商业运营,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该码头位于前湾港区四期5-10泊位,岸线长2088米,纵深784米,前沿水深-20米,年通过能力520万TEU,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0000TEU以上的集装箱船舶,首期2个泊位投入运营。该码头由青岛港集团主导,精准规划布局,融合物联网等尖端信息技术,数十家合作方参与,从2013年10月码头正式立项,到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国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左右,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青岛模式”。
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青岛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突出技术的先进性和建设的经济可行性,构建了可推广复制、具有行业示范意义的“青岛模式”,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引领第五代乃至第六代港口的发展方向。其中,依托青岛港集装箱作业、管理的先进经验,自主设计生产业务流程、规划码头总平面布局、建立指标体系和技术规格参数,低成本、短周期形成实施自动化码头系统总集成,构建起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控制系统,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单位耗能最低,实现零排放和无灯光作业;首创了世界上重量最轻、循环补电、巡航里程无限制的集装箱自动导引车(AGV),并节省换电站建设费用过亿元,比同类设备重量减轻10余吨;英威腾提供了一期工程全部38台AGV的风冷驱动器和车载充电机。
历经两年的严酷运行验证,英威腾产品运行稳定、控制精准,受到码头业主方的高度认可。今年青岛前湾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启动,二期所有45台AGV驱动器升级为水冷方式,与一期的风冷方式相比,驱动器体积缩小70%,重量减轻60%,维护工作量大幅降低,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英威腾自2008年通过与行业龙头—振华重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作为第一个进入港口起重工程传动领域的自主品牌。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产品不断迭代升级,英威腾港口起重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业绩已全面覆盖国内的集装箱和散货码头,并在海外的瑞典、墨西哥、越南、缅甸、印尼、苏丹等国家的集装箱码头和散货码头建立标杆业绩。近年来在振华重工总包的厦门远海、青岛前湾、上海洋山四期等自动化码头共计181台AGV关键设备上替代国外主流品牌,得到了全面的配套并受到业主方的高度认可,树立了自主品牌工业自动化厂家在港口行业的一面旗帜。
关于青岛港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世界第七大港,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和日韩港口群的中心地带,为常年不淤不冻的深水良港,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201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31万标准箱。2014年6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青岛港由青岛大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其中,前湾港区拥有可停靠当前世界最大2.1万TEU集装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两个世界最先进的集装箱全自动化泊位已经投入商业运营;董家口港区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40万吨大矿船靠泊占进入国内大船总数的70%;黄岛油港区码头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是国内沿海最大的油品运输、中转、储存基地;大港区拥有可停靠世界最大22.7万吨级邮轮的专用码头和邮轮客运中心,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地中海等邮轮公司巨头相继入驻。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保持世界第一。
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青岛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门到门”全程物流体系,大力实施金融、国际化、互联网“三大战略”,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强大、功能配套齐全、具有强大产业链资源配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一流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