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中,工程机械行业延续了今年以来的复苏态势,10月挖掘机销量保持稳健增长,出口表现尤为亮眼。然而,与数据端的“暖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线从业者普遍反馈“行业仍处寒冬”。这场看似亮眼的增长,究竟流向了何处?
先来看数据,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0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096台,同比增长7.77%。这一增长得益于国内政府投资的强力托举、设备更新政策的持续发力以及海外市场的旺盛需求,但增速较前几月有所放缓。

国内市场温和复苏,10月内销8468台,同比增长2.44%,除1、5月略降外,近一年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反映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矿山开采等下游领域的需求正处于缓慢恢复阶段。

国际市场高歌猛进,10月出口量达到9628台,同比增长12.9%,出口增速远高于国内,且实现了连续15个月的同比正增长,出口量也再次超越国内销量,成为拉动当月整体增长的核心动力。

将视线拉长至2025年前十个月,复苏态势同样明确。2025年1-10月,挖掘机累计销量达到192135台,同比增长高达17%。其中,国内销量98345台,同比增长19.60%,增速高于整体水平,国内市场需求正在释放出更强的反弹动能;出口93790台,同比增长14.40%,尽管增速略低于国内,但出口总量已逼近国内销量。
挖掘机销量是否能持续攀升?行业人士对此也是普遍充满信心。
太平洋证券指出,8月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将为拓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支持,下半年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有望继续超预期。
国泰海通研究表示,本轮工程机械复苏周期中海外表现亮眼,贸易摩擦风险可控,大部分中国工程机械厂商美国风险敞口较小,且持续深耕、发力于东南亚、欧洲、南美等市场,看好本轮复苏周期带来的行业增长。

挖掘机内销增幅亮眼,似乎繁荣即将再次到来。然而深入一线的从业者却并无实感,真实的终端需求并未感受到这股暖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内销同比虽有增长,但终端开工率与设备实际利用率并未同步显著提升。
为什么感受不到增长的热度?一方面原因是当前挖掘机保有量过大,2008年-2017年,挖掘机销量约108万台,而2016年至今,挖掘机销量约160万台,在这种保有量压力之下,挖掘机用户及从业者很难感受到增长热度。
另一方面是目前销量主要增长于小挖,且小挖占比已经高达77%,接近于欧美成熟市场的比例。然而,国内小挖销售链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大挖多以厂家直销为主,真正深陷市场竞争的中型挖掘机从业者,仍在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中艰难求生。
尽管销量数据层面“向阳”,行业深处却仍感“寒气”。挖掘机市场的复苏,不仅是销量的回升,更是结构优化、盈利修复与真实需求驱动的综合进程,只有市场整体同步回暖,热度或许才能从报表走向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