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多家工程机械外资品牌陆续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整体来看,除行业巨头卡特彼勒实现逆势增长外,包括小松、约翰迪尔在内的多家企业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卡特彼勒:销售额为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卡特彼勒在本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销售额17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卡特彼勒表示,营收增长的推动力来自终端用户设备销量的提升,其中能源与运输部门的表现尤为强劲,销售额同比增长17%,约72亿美元。

盈利能力超市场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4.95美元,但营业利润率面临一定压力,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9.5%降至 17.3%,调整后营业利润30.8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7.5%,虽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在关税成本压力下仍展现韧性。
其中,建筑行业部门第三季度销售额近68亿美元,同比增长7%,北美地区因销量提升实现销售额增长;拉丁美洲地区受不利定价因素影响销售额下降,但部分降幅被销量增长及巴西雷亚尔相关的有利汇率因素所抵消;欧洲、非洲和中东(EAME)地区销售额则有所上升。
小松:净销售额约64亿美元,同比下降2.6%
小松2025财年第二季度(2025年7月1日至9月30日)合并净销售额为9821亿日元(约合64亿美元),同比下降2.6%;营业利润1367亿日元(约合8.9亿美元),同比下降6.7%;营业利润率为13.9%,下降0.6个百分点。

其中,核心的建筑、采矿和公用事业设备业务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亚洲、北美和日本的销售额有所下降,尽管销售价格有所改善,但由于销量下降、日元升值和成本增加,销售额和利润均有所下降。
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小松也下调了2025财年(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全年业绩预期,全年净销售额预计38880亿日元,同比下降5.3%;营业利润预计5000亿日元,同比下降23.9%。
约翰迪尔:净销售额120.18亿美元,同比下降9%
受农业与建筑行业需求收缩影响,约翰迪尔第三季度净销售额120.18亿美元,同比下降9%;盈利能力同步承压,季度净利润12.89亿美元,同比下降26%,主要受销量下滑、关税成本上升等因素拖累。

其中,建筑与林业销售额30.59亿美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2.37亿美元,同比下降47%,营业利润率7.7%,下降6.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受冲击最严重。
面对持续的市场不确定性,约翰迪尔将2025财年净利润预测收窄至 47.5~52.5亿美元,第四季度仍将面临行业需求疲软与关税成本压力,业绩修复依赖北美农业补贴落地、建筑行业投资回暖等外部因素。
沃尔沃建筑设备:净销售额约19.8亿美元,增幅为8%
2025年第三季度,沃尔沃建筑设备净销售额增长1%,达189.26亿瑞典克朗(约合19.8亿美元);经汇率变动调整后,净销售额增幅为8%;剔除山东临工(SDLG)业务后,净销售额增幅达14%。经调整,营业利润增至27.22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为14.4%。

分市场来看,欧洲整体市场销售额在一年多来首次实现增长,这得益于德国、英国等主要市场的拉动;北美市场同样实现增长,部分原因是市场预期关税上调将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南美市场整体下滑,主要受巴西市场拖累;亚洲、东南亚、中东及土耳其市场均呈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及印度市场则出现下滑。
结合《盘点工程机械上市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呈现明显分化,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海外巨头除个别企业外普遍承压,而以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凭借海外市场拓展与国内政策支持,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营利“双增”。
展望未来,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