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加入徐工服务团队,便驻扎西藏五年,每天都要面对稀薄的空气和寒冷的气温,高原上的服务工作更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考验……1800多天的服务生活,让原来的白面书生逐渐变成面带高原红的“雪域高原土著”。他就是徐工基础川渝藏大区后市场副总经理范凯歌。
无人区驰援显英勇,千里送件解危难
2019年,在阿里地区,一台徐工旋挖钻机在钻孔作业时,现场遭遇突发状况,随时有塌孔风险。由于地处无人区,信号全无,客户只能通过卫星电话反馈故障及施工的大体位置。接到反馈后,范凯歌冷静分析故障原因,快速判断出损坏的零件,并立即带领一名服务人员驱车前往1400余公里外的工地。
两人连夜驱车26小时,翻越4座海拔超过5000m的雪山,冒着可能失联在无人区的危险将备件送达现场,到达后冒着寒风和大雪紧急更换备件,一小时后设备的轰鸣声再次响起。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也没有吃一口热乎饭,仅靠着车上带的矿泉水和面包支撑了26小时。
高原铁路展风采,服务网点布新局
2021年底,一项横跨川藏地区的铁路全线开工,施工沿线徐工设备种类多、保有量大。他常年奔波在沿线施工现场,别人眼中此生必驾“318”被他跑成了比回家还熟悉的路。
为更好服务这一重点工程,他在川渝藏大区增设备件库与服务网点,最大化利用服务资源。该工程开工近两年来,70余台徐工基础成套化装备得到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徐工品牌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川藏线施工现场。
极寒之地显身手,技能培训保开工
2022年4月,海拔4500m的水库开工建设,客户购买了3台徐工大吨位桩工产品。设备到达时,正值寒风凛冽、暴雪肆虐,气温低至零下20度。为确保客户准时开工,范凯歌积极配合技术团队深入工地进行设备装调,并结合极寒条件下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进行预保养,对机手做维保培训,通过一系列前置、科学的服务工作,徐工设备在雪域高原施工中仍保持“满格”状态。
范凯歌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徐工服务精神在雪域高原的坚守,也是无数奋战在艰苦一线的徐工人的缩影。他们的身影,如高原上迎风飘扬的旗帜,既彰显了徐工品牌的卓越,也温暖了无数用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