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资讯中心 企业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中联重科锚定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升级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中联重科锚定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升级
2025-02-15 08:47:30 来源:中联重科ZOOMLION      推荐品牌:中联重科

2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苦练内功、求新求变——锚定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升级》为题,报道中联重科立足自主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文章全文。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苦练内功、求新求变——锚定自主创新 推进产业升级

(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颜珂  申智林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4日第01版)

50米、60米、70米……绿色臂架托举作业平台一路向上伸展,最终高度定格在72.3米。

在北京商务中心区管委会建设项目一处建筑幕墙作业现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高空作业平台ZT72J—V,通过多边形臂架设计,实现了三节飞臂同步伸缩,在相当于25层楼的高度伸展、变幅、回转。

▲中联重科高空作业平台ZT72J—V

58米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远销欧洲,68米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出口北美……中联重科快速跻身高空作业机械板块高端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完成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9.9%。锚定自主创新不放松,中联重科在不断求新求变中爬坡过坎、发展壮大。

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拓展新兴板块

珠江口,广州南沙与东莞虎门间,狮子洋通道建设正酣,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双层悬索桥。西索塔立塔安装过程中,中联重科R20000—720塔式起重机全程助力。

▲中联重科R20000—720塔式起重机

塔机是中联重科的传统优势产品。不过,拿下这一大订单,靠的不仅仅是过往口碑。

“客户注重效率和安全,不仅要求起重载荷能达到,还要求产品具备全域防碰撞能力。”中联重科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结构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佘玲娟说。

R20000—720塔式起重机不仅额定起重力矩达2万吨米,最大起重量为720吨,全新升级的主动防碰撞系统还能实现519种碰撞场景保护。“以臂架和吊钩作业区域为圆柱体,空间内几乎任何碰撞都能躲避。”佘玲娟介绍。

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中联重科不断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臂架千重,高耸入云。平均每20分钟下线一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每7.5分钟下线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机械园,33条生产线、620台套全自动化设备马力全开。

▲中联智慧产业城高空机械园智能产线一景

以设备电动化为引领,中联重科近年来进军高空作业平台领域。中联重科智能高机总经理任会礼告诉记者,2024年前三季度,企业该板块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5.69%。

拓展新兴板块,巩固优势板块。目前中联重科主导产品已涵盖15大类别75个产品系列745个型谱。

全新海外业务体系助力“走出去”

“买60吨汽车起重机,能不能一周内提货?”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客户走进中联重科营业点。

轻点鼠标,商务专员发现产品在当地没有库存。一通指令,远端上传,支撑营销体系运转的全球数字营销小组获悉诉求,启用大数据查找,在阿拉木图保税仓找到现货。相距980公里,产品3天内交付。

“借助自主打造的数字化平台,中联重科将研发、制造、物流、销售、服务的整体链条拉通,构建起端到端、数字化、本土化的全新海外业务体系,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寻求主动权。”中联重科联席总裁王永祥说。

黄沙漫卷,挖掘机挖斗的钢齿在与岩石的“较量”中爆出火星。沙特阿拉伯的一处工地上,中联重科的ZE215G挖掘机正大展身手。

“以前是国内做出好的产品销往国外,现在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就地就近适配研发。”王永祥介绍,中联重科产品在沙特阿拉伯的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产品“走出去”,科技、服务能力也要“走出去”。目前,中联重科已在全球打造了30余个一级业务航空港、350多个二级网点,公司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市场网络、服务体系遍布全球,产品和服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66米泵车在沙特阿拉伯成功交付

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

求新求变,离不开苦练内功。

“硬件”升级。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汇聚12个全球领先的智能工厂、20条无人化产线和2000多台工业机器人,创新逾150项行业领先技术、700余项产线专利技术。

▲中联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一景

“在这座有感知、会思考的智慧产业城里,通过智能排产、工业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全流程智能物流等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可实现平均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生产一台剪叉式高空作业机械,每17分钟制造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7分钟打造一台臂架泵车。”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总经理袁野介绍。

“软件”创新。构建基础应用技术研究和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开发为一体的两级创新平台,中联重科使科研开发与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企业中央研究院层面负责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事业部层面负责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的开发。”王永祥介绍,各平台协同创新,中联重科研发周期缩短25%以上,近年来研发应用近500项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超9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激励我们更加重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王永祥表示。

* 特此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所有。若需转载需注明新闻来源及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他媒体、网站 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发表我的评论
后参与讨论 1/1000 提交评论
全部评论 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20多年的创新发展,使中联重科逐步成长为一家全球化企业,主导产品覆盖9大类别、49个产品系列,800多个品种。中联重科先后实现深港两地上市,成为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积极推进战略转型,打造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金融服务多位一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进入品牌专区
热搜词按照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21-SUN公众号
铁臂商城手机端
铁臂商城公众号

掌握全局,把握市场

买设备,就上铁臂商城!

为用户提供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信息查询、设备询价、产品投诉等服务。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