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东、亚马逊快速成长,规模更大,定制化需求更多,以便提升交付速度和客户体验,体现他们的差异化优势,他们对第三方物流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物流商投入更多的资源,比如建更多、更小的配送中心等。当这些要求难以满足时,京东和亚马逊就开始自建物流,已达到期望的服务水平。
自建物流后,解决了围绕竞合关系的博弈问题,物流配送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服务水平改善。但是,由于需求单一,规模效益不够,成本高,导致物流业务长期亏损。自建物流解决了博弈问题,并没有解决规模效益问题。自建物流以后,京东和亚马逊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持续走低(图1)。
图1:自建物流后,京东和亚马逊固定资产周转率持续走低
2017年京东就开始剥离物流业务,让京东物流独立运营,自负盈亏,途径是服务更多客户,开辟更多业务,这就是京东物流垂直整合的过程(图2)。
图2:京东和亚马逊物流的垂直整合之路
以上图表和数据摘自刘宝红原创文章“京东和亚马逊的自建物流:重资产与竞合关系”。
这与工程机械独家代理制有很多相似之处,独家代理商垄断了某种品牌的销售、服务和配件供应渠道,但是不允许经营其他品牌,不允许经营副厂件,市场上升阶段没问题,市场下滑阶段就面临效益落差。京东零售卖不出好价钱,无法把高物流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独家代理商也面临同样的挑战,主机厂要求他们投资建设高标准的维修车间和配件仓库,可代理商也无法把高质量的服务和配件成本转移给客户,这导致了大量老客户流失,代理商越做越难。
主机厂认为高标准、高质量是代理商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客户不愿买单,一切都毫无意义。独立核算的京东物流为了获取更多客户的青睐,不得不参与到物流市场的竞争中,通过“物美价廉”的服务去争取市场,也只能适当降低服务标准。一分钱一分货,被消费者认可和接纳才是生存的法则,厂家必须在质量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
自建物流,专用资产,高昂代价,一流服务,可消费者不买单,股东也不买账,辛辛苦苦十几年,最终回到解放前,一步步变成自己曾经厌恶的样子。
正像笔者在《经销体系的崩塌》一文中所言,不是工程机械经销商不好,而是客户无力为高标准买单,没有足够的利润维持经销体系。“物美价廉”常常只是一种愿望,未来的服务也许不得不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或使用社会服务资源。世界在改变,适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