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石化起运公司消息,3月18日,在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现场,由中石化起运公司开发的2000吨级多水位移动式重载“码头”投入使用,迎来了该项目首台设备脱丙烷塔上岸运抵项目现场。
安庆项目是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及中等规模炼油企业转型发展示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重油向低碳和芳烃的高效转化,是石油化工企业实现“碳中和”、保护环境、转型发展的代表工程。中石化起运公司承担了安庆项目大型设备吊装和运输的重要任务,吊装162台,约2.5万吨,运输62台,约2万吨,以国之重器全球最大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力的系列吊装、运输重器均亮相于该建设工地。
安庆项目地处内陆,距离海岸线较远,在以前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特大型设备,一般采用分段制造、分段运输、现场组装的工程工艺,安装现场组对焊接工作量大,周期长,安全保障难度大,制造质量控制难,制约着工程整体进度。而我国设备制造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型设备乘船沿长江水道运至安庆是经济且可行的最佳选择。
安庆项目原有码头设施无法满足超大件设备卸船、且作业效率低,不能适应现阶段建设需要,针对实际情况,中石化起运公司站在服务支持中石化重点工程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积极为业主排忧解难,主动进行科技攻关,实地测量、研究现有地理环境现状,创新性提出多水位移动式重载“码头”建设方案,对原有码头进行更新改造,研究提出安庆石化工程大型设备在制造厂整体制造、整体运输及码头整体滚装、整体吊装的全流程一揽子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工艺,大大提升工程建设整体效率,有效助力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作高效推进。多水位移动式重载“码头”经过1个月设计、2个月建造,已于2022年3月9日通过了压载、滑移等试验,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
安庆石化原码头于1975年为安庆石油化工厂(安徽化肥厂)建造,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改造和修缮,是混凝土结构的斜坡式冲滩型大件码头,坡度6%,不能满足本次工程接驳的卸载能力,安全保障系数不高。本次科技攻关,中石化起运公司设计的结构平台,长200米,宽8米,端头高7米,剖面呈三角形,配套轨道于原混凝土码头,将原斜坡式码头改造为可适配最低到最高水位的移动式重载“码头”,思路巧妙,应用便捷,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突出。
它有如下特点:选用H型钢为主要构件,取材便利;对钢结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可拼装、可移除;承载能力强,最大可将单件2000吨重设备滚装运输上岸;通过轨道,“码头”在动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操控下,可沿坡道上下移动,以适应长江丰水季、枯水季水位的高低变化。本次科技攻关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中石化起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多水位移动式重载“码头”,适用于江河、海岸等类似场景,解决了大型设备沿岸接驳的一大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较强的实用性。它是环境友好型,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沿江沿海码头,移动式码头可拆除,不会产生大量遗留物,对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它可重复利用,码头采用钢结构模块化设计,组装与拆除方便,可按照需求,调遣至其他项目重复使用。创造性地为其他国际国内沿江沿河石油石化项目建设提供了大型设备、大宗物资流通的解决方案,可以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有效支持我国中西部地区重工业发展。通过此滚装码头可以实现设备整体出厂运输,为“一个工地、两个现场”的建设模式解决了整体运输难题,加快了类似场景下工程项目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