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各项实力正在稳步提升,在制造业以及工业领域,中国更是在许多项目上都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一个标签,但许多西方国家对此并不欢喜,反而还感到担忧,那么西方为什么害怕中国强大呢?对此,日本专家终于说出了实话,中国之所以强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学习能力远比其他国家强,靠着强大的学习能力,中国才能解决那些技术难题,日本专家说出的这番实话,可谓让许多国人倍感骄傲。中国制造,指世界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一般包括从服装到电子产品等各方面的产品。
图为中国进口的德国盾构机
中国的学习能力强,确实是中国得以在短短30年时间里,快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强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最能体现中国学习能力的,无疑就是装备制造业了,最近几年以来,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制造业强国,无论是最基础的民用品,还是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工业产品,中国都能造出来,但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前,中国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其实并不乐观,圆珠笔头,芳纶纸,碳纤维材料等产品中国均无法自产,而在基建领域,这一问题凸显的更为严重,当时中国有将近一半的机械设备都依赖于进口。
以隧道施工的关键装备盾构机为例,在9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这段时间里,中国在盾构机领域的发展几乎一片空白,国内许多的重点隧道施工工程都靠“外力”来解决,比如在1994年的黄浦江地铁隧道施工中,中国就从日本采购了多台盾构机,而在随后的秦岭隧道工程中,为了打通秦岭,中国又不得不耗巨资从德国采购了一台大型盾构机,这些外国盾构机虽然可靠实用,但却让作为施工方的中国受到了大量制约。
图为国产盾构机
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一旦出问题,外国专家就要拉起警戒线进行修理,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中方人员都不能进入,一旦这些专家无法解决盾构机的故障,就得靠与总公司进行协商,并等待备用零件的到来,这样一来,整个工程的进度都会被这些外国专家所耽误,此外,外国专家现场“指导”的花费也不便宜,这些专家的指导费用往往按小时来算,平均一小时的花费将近一万元,在秦岭隧道施工过程中,光是盾构机方面的花费就高达4亿多元,可见一味引进外国产品根本不是长远之计。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结合自己从外国盾构机上学习来的相关技术,再加上自身的技术改良,成功于2008年研发出了国产盾构机,在国产盾构机诞生后,中国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迎来了高潮,国产盾构机的销量也在不断上涨,在2017年至2019年间,国产盾构机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盾构机技术也随着销量的上升而进步,目前中国最大的盾构机“京华号”,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盾构机之一,这台盾构机甚至还具备将混凝土凝固时间缩短到一小时的黑科技。
图为国产盾构机“京华号”
总的来说,强大的学习能力,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就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业大国,在最近几年里,依靠着学习与自身改良,中国攻克越来越多的困难技术,在这一趋势下,只要中国未来继续在不足之处虚心学习,就能早日实现成为超级大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