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国内直径最大的盾构隧道——江阴靖江长江隧道,迎来了关键性节点——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刀盘成功下井。
在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施工现场,鲁重建设1000吨履带吊主吊,400吨履带吊配合抬吊,直径16.09米的巨大刀盘缓缓离开支撑柱,在保证绝对安全后,随着刀盘表面开始慢慢“翻身”,微笑江豚的笑容逐渐展现,在吊装机械臂的牵引下,刀盘完成“翻身”垂直于地面,从组装场地缓缓移至始发井井口后,刀盘缓缓下降,准确落在预定位置,顺利完成下井。
刀盘具有自重大、组装焊接精度高、吊装风险高等特点。为有效保证焊接精度,项目团队采用先进的超声波全面探伤试验,并专门修建刀盘焊接棚,以确保刀盘焊接质量的安全可靠性。
焊接过程中每班8人,采用2班轮流不间断施工,历时一个月完成了刀盘焊接作业。同时项目精心组织,超前筹划,针对此次吊装作业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在吊装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以确保刀盘顺利吊装下井。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超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进行掘进施工,目前,盾构机整机组装进展顺利,此次下井的刀盘直径达16.09米,重514吨,刀盘上涂装了“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其亲切友好的微笑形象凸显江苏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蕴含着工程对长江生态保护的高标准要求。
“聚力一号”盾构机刀盘的下井标志着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吊装重大部件已经全部完成。待刀盘定位安装后,“聚力一号”盾构机将开展管线联接、调试等后续工作,为即将迎来的盾构始发这一重要节点奠定坚实基础。
江苏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北接靖江市,南连江阴市,位于江阴大桥和泰州大桥之间,全长约11.8公里,过江段长约6.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设计承受最大水压1.2兆帕,是国内直径最大、在建承受水压最高的超大直径隧道。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的隧道长6450米,其中盾构段4937米,是国内长度排名第二的长江隧道。盾构需下穿富含胶结物的粉细砂、中粗砂层、石英含量高地层等复杂地层,且江底段为断层破碎带,覆土最薄处仅11米,透水性强,施工难度较大。
复杂地质条件和高标准建设要求对盾构机性能及智能化要求提出挑战。“聚力一号” 开挖直径达16.09米,由刀盘、盾体及6节台车等组成,长140米,重约5000吨,是目前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中交天和做了创新性极强的针对性设计,运用完全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先进技术,实现“大块头”与智能化的完美结合。
“聚力一号”采用特有的超长距离不换刀技术,可实现全线5000米掘进不换刀。配备智能化导向、智能化地质超前预报、刀具磨损光纤监测、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管片上浮及收敛自动监测、高精度有害气体监测和同步双液注浆等系统,确保盾构隧道施工达成“可视、可测、可控、可达”,使高强度、高风险、高污染的掘进作业转为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掘进模式。
据了解,江阴靖江长江隧道路线全长11825米,分为左右两段,北接靖江,南连江阴,是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江阴长江大桥交通压力,增强长江干线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及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