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官网近日发布的《南京内河港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获悉,该规划中将南京内河港拟划分为高淳港区等五个港区,到 2025 年南京内河港吞吐量将达到 1500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万标箱。
据悉,《南京内河港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范围为南京市等级航道岸线及相关水域和陆域,重点为五级及以上航道,主要包括芜申线、秦淮河、滁河、新桥河、句容河、八百河、向阳河等五级及以上等级航道。共规划港口岸线 23 段,规划岸线总长度为 15320 米,其中已利用岸线 2862 米。其中,芜申线及水阳江 4320 米,秦淮河及其支线航道上 6000 米,驷马山干渠 1000 米新桥河 400 米,滁河 1540 米,八百河、向阳河、句容河上分别 780 米、480 米和 800 米。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将南京内河港划分为五个港区,分别为高淳港区、溧水港区、江宁港区、六合港区和浦口港区。与上一轮规划相比,增加了浦口港区、调减了雨花台港区。全港共规划 16 个作业区,其中 5 个主要作业区和 11 个一般作业区。吞吐的主要货种将包括煤炭、钢铁、矿建材料、粮食、化工原料及制品、集装箱以及其他货等。到 2025 年、2035 年,南京内河港吞吐量分别达到 1500 万吨、2800 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 6 万 TEU、12 万 TEU。
《报告书》称,规划岸线利用、港口总体布置注重资源整合和功能调整,与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协调。经预测,规划实施的资源需求与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协调,在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规划实施阶段的各项生态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并加强规划实施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减缓生态影响、环境风险可控的要求,使本次规划实施对规划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根据规划,南京内河港的性质为江苏省内河一般港口;是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南京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京都市圈及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是南京市沿河产业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沿河地区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窗口。未来,南京内河港将承担大宗散杂货运输,兼顾集装箱运输,大力拓展临港开发、港口物流、商贸服务等功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内河港口。
未来,南京内河港将承担大宗散杂货运输,兼顾集装箱运输,大力拓展临港开发、港口物流、商贸服务等功能,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内河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