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为什么突然就“火了”?
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 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各地方也将环卫公共领域的新能源化纳入具体实施范畴。多个省市级单位已经出台了对新增的和更新的环卫车中新能源环卫车占比的要求,部分发达城市,更是要求在2022 年前后,实现行业新增车辆电动化。
与传统的柴油环卫车相比,新能源纯电动环卫车优势明显。零排放纯电动的环卫车,有效降低环境的污染;在行驶和作业时噪声低,纯电动环卫车在作业的过程中,对居民的影响更小。随着新技术发展,新能源环卫车的低成本、高续航能力的电池将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截止目前据统计,我国尚有54%的县城没有达到环卫装备的基本阶段,县城环卫装备的机械化率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环卫装备市场空间大。其次,新能源纯电动车辆用电驱动,用电成本不到燃油车辆的1/5,同时也减少了对传统机械部位的保养费用,虽然初期购买费用较高,但整体使用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