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过程控制,从原材料到生产管理,必须加强管理,销售统筹协调,层层把关并引起高度重视,而不是某一个点,或者某一个环节控制好,就可以控制好质量。混凝土质量影响的因素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既有原材料因素、也有生产环节、人为因素、机器设备涉及方方面面,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很多混凝土企业管理者,仅仅把质量控制关注于某一个点,或者某个关节,甚至错误地认为,只要试验室人员用心,就完全可以控制原材料质量。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盲目自信,忽视其他人员和环节,出来问题就拿试验室人员试问,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屡禁不止、小毛病频发。整个生产过程一团糟,公司管理人员及试验室人员到处“救火”,却总是治标不治本。要真正控制好混凝土质量,要抓住混凝土生产的自身特点,控制好风险点,根据这些要点,有的放矢,才能有效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
一、混凝土原材料的风险点与预防措施
(一)原材料风险点
(1)水泥、粉煤灰、矿粉打错罐。这种事故每年都有个别企业发生,造成的原因无非是:收料人员责任心不强,罐口标识不清,送货人员不熟悉罐内材料。
(2)混凝土原材料与外加剂相容性发生波动。一般表现为进厂原材料波动,如砂石含泥量明显变化,水泥温度高或者水泥中石膏发生变化,外加剂发生质量波动等等。
(3)粉煤灰含有氨盐(氨法脱硫灰)。目前粉煤灰来源复杂,脱硫灰、脱硝灰屡见不鲜,有的变颜色、有的变气味。
(二)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
(1)混凝土凝结或强度异常,稍不注意会酿成大的质量事故;
(2)混凝土坍落度异常,坍落度过小或者离析,容易造成混凝土不满足施工要求,堵管等现象;
(3)粉煤灰中氨盐在混凝土中会发生反应,释放出氨气,含有硫酸钙、亚硫酸钙时容易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是,甚至缓凝。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原材料进场控制,对粉料罐加锁控制,引导送货驾驶员准确卸料,设立标识牌,罐口上锁;
(2)加强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进场检测,特别是相容性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粉煤灰进场验收增加氨盐检测,总结一套适合自己公司特点的检验方法,方便混凝土质量控制。
(4)加强收料人员、检测人员管理,做的应检尽检。
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风险点与对策
(一)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
(1)地面和道路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合料使用不当;
(2)新进砂石含水率、含泥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波动过大;
(3)砂石计量系统失准或料门闭合不严漏料,外加剂或水蝶阀故障,滴漏外加剂;
(4)配合比输入错误;
(5)罐车司机装料前,未将洗罐水排净;
(6)铲车司机乱上料,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控制难度增加,波动大;
(7)调度人员调度不协调,造成工地压车,或者断车现象。
(二)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
(1)地面或路面起皮、起砂或强度不足;
(2)混凝土砂石质量波动,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偏大或偏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3)计量不准,容易造成砂、石多用,配比失准,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
(4)外加剂或用水量增加,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凝结时间和强度,甚至出现缓凝事故;
(5)运输车罐内存有积水,造成混凝土到坍落度过大或严重离析,甚至报废。
(6)铲车、调度管理不善,造成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出现较大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
(三)预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适当控制粉煤灰的掺量,不宜掺矿渣粉;
(2)加强砂石原材料进场检测,含水率变化较大时分仓堆放,待含水率稳定后再使用;
(3)加强对砂石计量系统巡检,出厂过磅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修复,超出允许误差的混凝土应禁止出厂,采取适当补救措施;
(4)加强外加剂和水计量系统巡检,配料过程发现外加剂滴漏超掺,立即停止生产,外加剂超掺的混凝土按不合格品处理;
(5)提高司机质量意识,装料前必须先卸水再装料,运输过程不能随意向罐内加水。
三、混凝土施工过程风险点及对策
(一)混凝土施工过程的风险点
(1)取样、检测、成型试件不规范,造成混凝土强度误判;
(2)施工工人随意向混凝土罐内加水,不节制改变水胶比,影响工程质量;
(3)不按要求浇筑、振捣、拆模和养护;
(4)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低,防冻保温措施不到位。
(二)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
(1)取样试块检测结果不合格,引起质量纠纷;
(2)随意加水,改变了混凝土的水胶比,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和其他耐久性指标;
(3)施工不规范,产生裂缝、起砂、起粉,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引起混凝土工程质量纠纷;
(4)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而受冻,降低了混凝土结构强度。
(三)预防措施
(1)交付时,混凝土技术人员要配合、监督施工方的取样、检测及试件成型,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2)加强施工现场沟通协调,禁止工人随意向混凝土中加水;
(3)加强沟通,督促施工方规范浇筑、、振捣、拆模和养护;
(4)混凝土原材料保温加热、运输车罐身保温,提高混凝土出厂温度,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督促施工方浇筑后加强混凝土结构的保温养护或对混凝土结构加热养护。
四、生产计量精度控制
混凝土生产时,各种材料的计量精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须对生产计量装置、计量精度进行有效控制。生产部或计量管理部门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周期检定和校准,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不定时检查,确保计量精度满足规定要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加强对运转设备的日常巡检,发现计量不正常,必要时可以停止配料,查找原因并及时修理,必要时可进行重新检定或校准,符合要求后方可生产。生产过程中要不停的观察混凝土的状态,控制人员做好对搅拌电流的监控,电流不正常,要灵活判断问题症结所在。操作人员一定要对异常情况处理做到了然于胸,便于做出正确的处理,以最小损失挽回,采取正确的补救办法。
混凝土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设备维护人员的精心保养,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各项性能的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有润滑油是否缺油,运转设备温度、转速是否正常,运转时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并做记录。计量设备要定期检验,确保正确性。将采集到的设备数据汇总,并做出对预拌混凝土设备的运转情况的评价,是否要进行修理。统计好设备配件的备货情况,保证设备坏了有备件可以更换,保证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五、加强运输与交付环节的管理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装料、运送、交付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1)在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生产企业应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负责全过程的施工配合,保证每车混凝土拌合物交货时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能够连续供应,并与施工速度相协调。
(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积水排尽。
(3)每车混凝土出厂时,出场检验员和运输司机必须认真核对“发货单”,核实工程名称、浇筑部位、强度等级等是否有误,如有疑问,应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确保混凝土准确无误送达交货地点。
(4)严禁施工人员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现场加水不仅降低混凝土强度,而且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当混凝土坍落度小于施工要求时,由现场技术人员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进行调整,调整后仍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或已发生离析的混凝土,必须立即回厂处理,不得交付使用。
(5)现场技术人员应认真监视施工单位的浇筑过程,防止混凝土强度等级浇错部位造成企业受到牵连,从而影响企业信誉、经济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