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市考察调研。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行销全球。习近平来到公司生产车间,察看装备制造流程,了解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情况,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习近平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我们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据新华社2020年9月18日电
企业心声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山河智能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正在加码自主创新,下苦功夫、真功夫攻克更多“卡脖子”技术难关。同时放眼全球,全力推动制造业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做大规模,实现产业报国梦想。——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
长沙夏季多雨。雨后的岳麓山,参天古木苍翠葱郁。岳麓书院大门边的集句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枝叶掩映下低调内敛。大堂正中的“实事求是”牌匾,则默默镌刻着湘人实干出真知的精神。从岳麓书院下山,穿过湘江,来到长沙市东部的长沙县。一座崭新的工程机械产业园出现在眼前,这就是2020年搬到这里的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园区。
园区大道上,一排高大气派的挖掘机列队待运;智能挖掘机装配车间里,“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红底银字标语高悬于钢梁之上,光彩夺目;小跑着赶进度的工人脸上洋溢着自豪,浑身干劲……“山河智能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自主创新不停步,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75岁的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豪气干云。
把自主创新植入企业基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走进山河智能的展厅,一份份“第一”的成绩单让人刮目相看:全球首台自行式全回转全套管钻机、世界首创液压混合动力挖掘机,国内第一台露天液压钻车、国内第一台隧道凿岩机器人、第一个自主创新的挖掘机控制主阀……
山河智能的发展史犹如一部制造业的创新史,这些五大三粗的“大块头”正是真实写照。成立22年来,山河智能已累计成功研发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这其中,既有天上飞的,也有陆地跑的,甚至还有水下特种装备机器人。
斐然的研发成绩,与公司创始人何清华自始至终注重自主创新密不可分。何清华生于1946年,当过15年知青、工人后,靠自强不息,进入中南大学从事机械研究。1999年,抱着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初心,53岁的何清华决定“下海”创业。早在少年阶段,何清华便喜爱阅读唐诗宋词。若要用一句古诗词来形容他的创业原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恰如其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制造类企业更多热衷于靠来料加工、跟随仿制赚快钱,真正潜心自主创新的企业凤毛麟角。何清华造机械设备,却不走寻常路。他实行的是“先导式创新”战略,也借此获得了差异化的发展先机。
何谓“先导式创新”?谈及这个话题,何清华容光焕发:“创新,我把它分为两种,一个叫市场跟随式,一个叫市场先导式。我们公司大部分产品,都是采用市场先导式,就是市场还没有或者国内市场没有的东西,我们就搞这个东西。”
山河智能的第一个“爆款”,是一款名为液压静力压桩机的工程机械装备。过去的建筑工地,打桩机“嘭、嘭、嘭”响个不停,周围居民日夜不得安宁。但22年前,随着首台国产液压静力压桩机从长沙下线运抵广州,建筑工地开始发生“温柔”巨变。
看似简单改变,背后着实不易。为了让压桩机既安静又高效节能地工作,何清华反复观察原有机型的工作状况,发现压力曲线会有一个从小到大的突变。这种突变是发生在压桩机从软土层进入硬土层的过程中。据此,他提出采用“准恒功率”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产品,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还节能30%至40%。
把理论转化为实物,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在此后的5个多月时间里,何清华团队绘制的液压静力压桩机图纸不计其数。功夫不负有心人。具有“革命性创新”的液压静力压桩机一经诞生,便获得2003年度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当时我国少有的原创型机型。
山河智能工会主席张爱民是公司老员工,他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经过不断迭代更新,这款液压静力压桩机如今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稳居全球第一。“山河智能卖出的首台ZYJ860BG液压静力压桩机,现在还在广州永和水质净化处理厂施工现场‘服役’。”
液压静力压桩机“一炮而红”后,山河智能不断深化“先导式创新”理念,进一步提出一套完整的创新模式——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持续创新,并根据公司自身情况赋予这4种创新模式新的内涵,把创新作为“基因”植根于企业生命。
何清华说,山河智能是带着革命性产品和发明专利而生,依靠先导式创新,公司才能从工程机械起步很快切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这帮助我们跨过周期、抵御风险、赢得优势。总书记说,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并将时刻牢记在心。”
紧抓核心技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果说,“独上高楼”的眼界,让山河智能赢在了“起跑线”,那么对抓牢核心技术秉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信念,则令其实现了“加速跑”。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殷殷嘱托,回响在湘江大地,激荡起矢志创新、担当实干的浪潮。“山河智能在关键领域之所以能够领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山河智能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液压元件研究院院长郭勇深有感触。
面对日趋成熟的挖掘机行业,破题“大创新”让不少工程机械企业面露难色。但在液压静力压桩机赢得紧抓核心技术的“第一役”后,山河智能在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仍步履不止。
液压多路阀,一个被山河智能研发人员反复提及的名词。它是挖掘机的核心部件,就像是挖掘机的“神经系统”,控制着挖掘机的各个动作。2015年以前,该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发达国家控制,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
这一状况带来的现实问题是,除了交货期得不到保证、价格昂贵外,国外提供给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还是几近淘汰的老产品,最新技术被优先供给国外的主机企业。
为了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何清华自2012年开始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挖掘机多路阀,并实现批量装机。“搭载该多路阀的挖掘机,对比国外进口产品,作业效率提升18%,油耗降低18%,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郭勇说,该项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日本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山河智能副总经理张大庆则讲述了另一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故事:公司科研团队对显示器、控制器这两种核心元器件自主开发的艰辛历程。一般来说,工程机械企业对元器件要么采购,要么与厂家合作开发。但山河智能再次作出不同的选择:自主开发!
“别的企业是从商业角度来看待核心元器件的,我们是从关键核心技术角度看待元器件的。”张大庆坦言,在这些元器件的自主开发过程中,山河智能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何清华没有动摇,还勉励大家坚持、再坚持。有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让大家产生了疑惑。何清华又一再鼓励大家再努力、再加油,坚定信心不放松。
经过何清华及其技术团队长达10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山河智能终于获得体系化的成功,由此在主体产品核心电控元器件的自主配套上领先于同行。张大庆向记者举例说,山河智能自主开发的显示器和控制器就用在双动力头多功能钻机上,成功赶超发达国家技术,出口到海外,从而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垄断。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还应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张大庆还是公司特种装备项目研发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特种装备内部有大量类似于芯片的技术。之前,很多技术都依赖于进口,现在公司要求我们项目组倾注更多精力,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提高这方面能力,为国家装备安全和技术安全作出更多的贡献。”
“牢记总书记嘱托,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山河智能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坚定的话语,透露出何清华对进入新领域的自信。
把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循着历史的时间线回望。过去,在我国各地的矿山,放眼望去大多是洋品牌挖掘机;在全球工程机械展上,“龟缩”在角落的我国参展企业产品相形见绌;在国内各大港口,曾摆满一台台进口的二手挖掘机……一幕幕刺眼的场景,让我国工程机械人刻骨铭心,为国造重器成为何清华这一代人的使命与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经22年栉风沐雨,山河智能所在的湖南长沙如今已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昔日工程机械洋品牌充斥国内工地的场景已一去不复返。
2020年7月,何清华在一次座谈会上欣喜地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工程机械最大的市场,以‘排头兵’产品——挖掘机为例,原来民族品牌与洋品牌二八分的市场格局,现在已完全反过来。”
“局势逆转的过程中,基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固然可贵,但归根到底,制造业才是最终检验场。”何清华认为,只有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我国工程机械业才能真正站稳脚跟,在国际竞争中打赢高质量发展之战。
一个有力的证明是,现在欧洲已成为山河智能小微挖设备产品最大市场。谈及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山河智能欧洲子公司副总经理肖智海感慨连连。他告诉记者:“就在五六年前,一些西欧客户还因为我们是中国制造,根本不愿意跟你谈。但最近几年,由于我们的产品性能快速提高,客户接受度明显提升。”
提及国际化,山河智能还有一件忘不了的“小事”。2010年6月1日,山河智能的小型挖掘机“出海”不久,其芬兰二级代理商尤卡玩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大戏。他开着该款挖掘机从芬兰最南端的汉科出发,往北行进。历时29天,行程1000公里,顺利抵达小城库萨莫。
到达之日,小城万人空巷。当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山河智能挖掘机驶入举行欢迎仪式的广场时,何清华热泪盈眶。这台无故障行驶1000公里的挖掘机向欧洲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风采。
依靠持续努力,山河智能在海外市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外国代理商、客户、供应链合作商纷至沓来。目前,山河智能产品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山河智能在欧洲的设备保有量已超过2万台,为我国工程机械品牌中的欧洲市场销量第一。
“预计到2025年,山河智能国际业务将占总收入比重的25%至30%。”何清华表示,未来,公司不仅要持续推进国际业务“本地化运营”战略,而且还将加强与央企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夏雨初歇,何清华指着智能化车间东边的大片工地说:“这是第三期厂房,未来这里不光有挖掘机产线,还将兴建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车间,我们积淀20多年的自主研发成果将在这里产业化!”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连绵起伏的岳麓山岿然不动,汤汤北去的湘江流入洞庭湖,再转道汇入长江,最终注入大海。
自主创新需要不动如山的定力,自主创新更需百川归海的众智。我国企业的创新潮流正在各地涌动,时代的力量,将引领它们奔向新征程。
记者手记:
热爱创新,才能真正有创获
记者:全泽源 夏子航
在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的办公室里,有两大排书架,密密麻麻挤满了各种科学技术著作,多数书脊发黄,似乎被主人翻看了无数遍。
书架的旁边就是何清华的办公桌。他走过去,捧起厚厚一叠草稿纸说:“这是我这些年在出差途中画的创新图纸。”他一张张翻给记者看,眼神温和明亮,像是在欣赏自己的宝贝。他从中抽出一张,扬了扬,说:“这就是我在日本的高铁上画的,后来经过修改,这款特种装备获得了一个国家级赛事的冠军。”
据山河智能党委书记吴文伟介绍,何清华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没事就喜欢琢磨画图,甚至在出差途中,都不放过脑中的灵光一闪。他的秘书曾抓拍过何清华在飞机上专心画图的镜头。那是2018年的一个春日,何清华在北京参加完技术交流后,乘飞机回长沙。“当时何老师坐在靠窗位子,我坐在他旁边,飞机升到高空后不久,何老师突然问我要纸和笔,他又要画图,我把一个笔记本递给他,他就弓身画了起来。他的秘书就在旁边抓拍了这一幕。”一次次忙里偷闲的画图,每年都能积攒一大叠。
何清华收好“宝贝”之后,端坐下来,接过记者关于自主创新的话题,侃侃而谈。他不太喜欢旁人插话,对自己的创新理论与经典案例如数家珍。说到经典产品时,他会停下来,前倾身子,探手抓起摆在桌前的某个产品模型,“喏,就是这个!”采访结束,何清华马上要赶往株洲基地。他与我们握手道别,他的手绵中带力。
正是这双手,数十年如一日,在车上,飞机上,枕边,路旁,晨光中,深夜里,用随手获取的各色纸张,画下一个个灵光一闪,经由公司科研团队汇聚成一束束创新之光,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