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团委青年科技创新协会联合工程研究总院团委,邀请产品分析讲师唐波,与福田汽车青年员工,开展了“商用车从主被动安全向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发展的技术途径”的科技沙龙活动,超前的科技知识,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本次科技沙龙特邀讲师唐波,任福田汽车工程研究总院产品分析所高级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金牌讲师,国务院安委会项目《商用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方案研究》第一期、第二期的主要负责人,报告撰写人;前中国汽车安全标准委委员,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法规卡车部分的主要完成人;某多方合作降油耗项目的中方经理。
本次“商用车从主被动安全向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发展的技术途径”科技沙龙活动包含商用车智能驾驶的初心;商用车主被动安全发展的现状;主动安全商用化应用存在的壁垒;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困局;智能驾驶商用化应用发展的技术途径等5个方面。是不是勾起了你对新知识的渴望!
01商用车智能驾驶的初心
商用车对于智能驾驶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行车安全性的要求和经济效率的提升。长期以来,商用车领域的劳动都比较密集,劳动时间和强度也都比较大,这一方面常常导致司机因疲劳驾驶而造成失误操作和高速车祸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运输成本也直线上升。因此,就目前来看,减少甚至代替人工成为运输行业的新主题,而这也恰好是商用车智能驾驶研究的初心。
02商用车主被动安全的发展
商用车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能够自动报警、自动减速、自动刹车,有效的减少人身伤害。具体包括ABS、AEB、ACC、LKS、DAS、LCS等装置,并且兼顾疲劳检测、酒精检测等。
商用车被动安全技术,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能尽量减小人身损伤的安全装置,包括对自身驾驶员、乘员和对方车辆的保护和缓冲。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驾驶室的生存空间、防止小型车辆钻入到卡车底部、商用车驾驶员和乘员的保护。
03主动安全商用化应用存在的壁垒
对于商用车而言被动安全技术已经发展到峰值,再向上发展必然会导致整车重量和成本严重增加。商用车安全技术发展趋势是主动安全和智能驾驶,能够提前预知安全隐患,提前预防,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戴姆勒第一代Safety Truck集成ESC、ACC、AEB、车道偏离等多项主动安全技术。Safety Truck能够辅助驾驶员驾驶,因此成为了戴姆勒智能卡车的雏形。目前国外各大商用车企业都在按照这一技术路线实施。
04智能驾驶商业化应用的困局
卡车列队行驶在我国存在以下几方面应用困局:第一,从国家法律法规层面需要给予明确的定义。第二,从技术本身而言,V2V、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已经实现了多重保障,安全冗余量很大。第三,列队行驶是否符合中国道路的实际工况。第四,从技术角度而言,速度必须要实现80km/h,要与现在目前高速公路上卡车行驶速度相当,否则会大幅降低运输效率,很难实现商业推广;在行车间距方面,理论上是越小越好,但是由于卡车是顶风散热,高速行驶当中车辆发动机的硅油风扇不启动,而一旦两车间距小于10米之后,则缺少足够的风量进入散热水箱,则必然会启动硅油风扇。
05智能驾驶商用化应用发展的技术途径
对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最能发挥价值的领域是商用车。对于商用车而言,必须要以降低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为目标,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