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铁路建设获得稳定的融资是个难题。
5月19日,河南商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河南印发《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将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组铁投等多种方式拓宽铁路建设资金来源。
省市县三级共担铁路建设融资
从融资历程来看,我省铁路项目建设经历了由财政拨款、银行贷款至投资多元化的融资阶段。此次《意见》出台,正是为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将为铁路建设找到更多源头活水。
《意见》提出,河南铁路投资将完善省、市、县三级共建共担机制,推动建立全省铁路投建运一体化模式。
其中,国家干线铁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区域性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经路地双方协商一致后由省级牵头组织实施,纳入全国路网统一运营;市域(郊)铁路由所在地市级政府牵头组织实施,加强既有铁路存量资产盘活利用;跨市级行政区域的市域(郊)铁路由省级统筹推进实施,按“一路一策”原则报省政府研究确定资金筹措方案和投资建设模式;支线铁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由市、县级政府或企业筹资建设。
而铁路建设资金来源的丰富,会让地方对铁路的走向有更多的话语权。
以呼南高铁为例,将会在河南境内出现双通道的格局,即已经建设的焦作、郑州、南阳通道,以及呼声颇高的济源、洛阳、南阳通道。地方在铁路建设中出资,让此前没有尝试过的“双通道”模式有机会实践,也会让更多城市享受到高铁的红利。
产业基金、铁路项目债券等多方筹资
不过,地方在铁路投资中,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意见》也为河南铁路融资寻找了渠道。
针对已经建好的铁路,河南将支持具有良好现金流和收益支撑的铁路项目资产证券化,探索我省在既有高铁等项目股权的转让方式,将投建的资金快速退出。
同时,河南计划设立省铁路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采取母子基金架构,2021年年底前设立首期规模100亿元基金。加快推进重组成立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支持各地发展壮大地方铁路建设投资主体,增强市场化投融资能力。
“十四五”期间,为支持河南铁路建设,省财政每年通过统筹财政预算资金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安排省级铁路发展专项资金,保障铁路项目省本级建设资金出资需求。
省财政将在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时对铁路建设发展任务重、筹资难度大的市、县级政府给予倾斜支持。并支持符合条件的铁路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专项债券用于铁路项目的额度和资本金比例。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
未来,社会资本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铁路建设。河南将强化重大铁路项目公开推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战略投资者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EPC(工程总承包)”等模式,通过采取投资补助、配置土地和其他项目外资源等方式,以合理对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投资。
支持符合条件的铁路建设投资主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海外债、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为增加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河南将探索利用铁路沿线土地增值收益反哺铁路项目,建立“铁路项目+土地开发”综合回报模式。
在新建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沿线市、县级政府及时对站场周边地区一定范围内用地实施规划管控,作为综合开发备选用地。综合开发用地规模与应承担的项目可持续经营责任相匹配,按单个站场平均规模不超过50公顷、少数站场不超过100公顷控制。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将加快米字形高铁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高速铁路突破3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重,筹资压力大,急需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一条铁路建设和运营可持续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