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面厚度测量结果示出小车轨道各节不同程度的痕迹,为了掌握各节的磨损量采用如下检测办法:先将每节两边的轨道平面标记为A面和B面,在每一面上划出前、中、后三个小区段进行测量,如所示。前指距靠近臂尖一端约1m左右的小区段,小车轨道磨损痕迹轨道平面三个小区段变幅小车轨道面有效厚度损失量厚度损失部位A面B面平均值大值平均值大值,后指距靠近臂根一端约1m左右的小区段。测量记录时,通过反复测量类比,得到中的有关数据。
值得指出的是,轨道面厚度的损失量含有两个因素:外表面被小车滚轮直接磨掉的部分,内表面有可能锈蚀的一部分。
整个起重臂除臂根1A节和臂尖9号节两节轨道面厚度损失小于10以外,其余各节均已超过10,A面大值从143364不等,B面大值从111345不等,严重的为7号节,A、B两面均在30以上,这是由于中部几节的工作繁重、使用频率高,故其磨损程度相对严重。
换轨修复办法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定中,考虑到整个起重臂除了两根小车轨道外其它部分并未查出大的问题,报废有些可惜。通过论证并与某塔机制造厂协作,决定采用只更换两边轨道的办法,并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修复。
1)保证材质。经取样化验原机的材质,证明其与国产16Mn钢材十分相近,故采用16Mn角钢经加工组焊成空心方型轨道。
2)保持与原臂的外形尺寸一致,通过专门设计的一套组合工装来实现。在割下原起重臂的轨道时要保证各腹杆的长度不受损失,断开的端头要完好无损。
3)从原臂上取下臂各节之间的铰接耳板后仍采用镶嵌在方形轨道中间的办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在工装上将三节铰接成一体后,校好直线度和同平面度后再焊接。
4)每节和总长的质量应保持与原臂基本相等,防止破坏原机的平衡状态。
5)完工后经超声波和磁粉探伤检测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该塔机修复竣工验收后立即投入了使用,证明该塔机的性能已恢复,修复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