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隆的轰鸣声中,盾构机的刀盘缓缓破壁而出,打通了地铁22号线(平谷线)政务中心站至政务中心东站区间的盾构隧道。据悉,平谷线工程的首个盾构区间已实现双向贯通。
在施工现场的地面,有着一座检测站,里面放置着盾构施工进展图,包含项目的平面图和垂直剖面图,从两个角度分别展示目前的盾构进度。“这张垂直剖面图上共有392根小灯管,每一根灯管就是盾构一环的进度。现在灯管全部点亮,说明两站地下已经贯通。”北京城建轨道建设公司22号线12标副总工程师龙长喜介绍,下一步施工团队还将建构左、右两线之间的联络通道并设置泵房,用以作为线路地下应急、排水等功能的保障中心。
在不远处,如巨龙般的“基石一号”盾构机静卧在地下深处,刀头上依然挂着新鲜的泥土。两排雪亮的灯带照射着整条隧道,向着远处不断延伸。未来飞驰的地铁将每天在此穿梭往来,将京冀两地居民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政务中心站、政务中心东站
平谷线政务中心站、政务中心东站两站及相连区间同属于12标项目,由北京城建轨道建设公司承建。区间左线已于6月贯通,本次贯通的右线长度625米,自政务中心站开始掘进,沿途经过兆善大街、景行路、清风路、含英西路等地向东抵达政务中心东站。
该线路位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在开挖过程中存在地下管线繁多、地面建筑物密集、地质松散和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因素,是“基石一号”盾构机在副中心“走”过最困难的一段路。项目施工团队为保障盾构施工安全通过地上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群,对线路区间可能的风险进行了摸排,从沿途建筑结构、桩基形式,到管线尺寸全都进行了资料汇总,根据数据信息调整挖掘方式。在考虑到人工建筑影响的同时,施工团队还严格计算挖掘产生的渣土量,确保土压平衡,预防盾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下水喷涌和地表沉降。据介绍,在完成本次盾构任务后,“基石一号”预计将就近投入周边项目,继续在平谷线建设中再展神威。
作为北京轨道交通首个盾构智能化掘进示范工程,“基石一号”盾构机进行了盾构自主掘进等相关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运用,盾构姿态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盾构姿态与轴线状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控制各分区推进压力,实现了盾构地面驾驶、自动保压、自动纠偏、实时远程监控预警等功能。
不仅如此,通过搭建智能感知子系统,研究团队关联水平运输和盾构掘进系统形成智能联动,首创盾构掘进整循环智能自主掘进系统,实时把握地下现场物料情况,提高了地下施工效率。其同步开展的物料垂直智能运输系统也实现了垂直吊装的可视化远程控制和智能安全吊装,通过定位技术联动垂直与水平两套运输系统,首次采用地上地下全流程智能作业。此外,项目还在施工过程中实现了管片拼装机的智能化改造,这将让未来管片的拼装能够做到自主识别、自动抓取和精准拼装,创新了盾构全过程智能化施工成套技术。
这次区间双线贯通是平谷线建设的标志性一步。平谷线西起CBD区域东大桥站,东至平谷中心城,途径朝阳、通州、三河、平谷,线路全长约81.2千米。平谷线预计在副中心设置6站,段落线长15.6千米,串联起运河商务区、副中心交通枢纽及政务中心区域,建成后副中心与平谷区之间最快仅需32分钟,更能9分钟抵达北三县,将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