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多数情况下,破碎锤被用作挖掘机的备件,进行矿山破碎、采石、隧道、建筑基础施工等作业,一台高质量的破碎锤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时间成本。
但是在没有机械的时代,面对坚硬的工程建设,则基本全依赖于人海战术,如著名的愚公移山,为了挖平太行、王屋两座山,愚公带着孩子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最后道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坚持不懈的精神固然可贵,但也确实效率低下。
到了工业时代,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开启了工业革命。1813年,英国人发明蒸汽式回转操作岩石机,空压式破碎锤首次出现,这是可以最早追溯到的破碎锤历史。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840-1880年之间,英国和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清朝仍在闭关锁国,拒绝新生技术进入。
距离空压式破碎锤出现整整150年后,到了1963年,当时的工业巨头德国克虏伯公司(Krupp)进行了液压震动设备的专利申请;1967年,在德国汉诺威(Hanoverian)展览会上,克虏伯公司展出了型号为HM400的液压破碎锤,并进行上台机械操作,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液压破碎锤,至此开启破碎锤行业新时代。
1969年,法国蒙特贝(Montabert)将破碎锤与挖掘机相连接,推出了型号为BRH500的液压破碎锤,可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工作,从此破碎锤与挖掘机开启了相爱相杀模式。
接着在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引进液压机械技术。由于液压破碎锤强大的破碎功能以及广泛的运用场景,引得诸多品牌纷纷涉足,并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欧美、日、韩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对液压破碎锤的开发研制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84年已有液压锤研制项目通过了部级鉴定;上世纪90年代,中国破碎锤市场起步发展,但部分核心生产技术较欧美、日、韩依然存在差距,国内液压破碎锤产品质量不稳定,行业发展不佳。2005年,国内液压破碎锤生产技术水平得以突破,加之高性价比,生产液压破碎锤企业迅速崛起,抢占进口产品市场。目前,得益于“基建浪潮”,破碎锤行业迎来发展高潮。
当然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洗牌是必然规律。2002年,克虏伯公司(Krupp)被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收购;2007年,蒙特贝(Montabert)被韩国斗山(Doosan)收购。
与此同时,2003年,大洋彼岸的贝力特正式进军破碎锤行业。历经20年发展,见证了中国液压破碎锤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历经大浪淘沙,逐渐成为行业中坚力量。2016年,贝力特参与液压破碎锤国家标准的起草,该标准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在目前国内破碎锤行业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贝力特坚持自主创新,以高质量、优服务铺设全球,大锤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前列,受到用户追捧。国内市场重点主推BLT40-BLT255的静音型、塔式型、三角型等型号,可匹配1.5吨至160吨挖机安装与使用。